众力资讯网

贵阳发现小灵猫,外形似野猫,却带三分“狐相”,爱住在古墓里

贵州省国有扎佐林场经营面积十多万亩,横跨开阳县、修文县等多个县区,资源丰富,风光秀丽,气候宜人,素来有天然氧吧之称。林场

贵州省国有扎佐林场经营面积十多万亩,横跨开阳县、修文县等多个县区,资源丰富,风光秀丽,气候宜人,素来有天然氧吧之称。林场的森林覆盖率达88%以上,自然环境相当优越,这也为无数的野生动物提供了赖以生存的环境。

许许多多奇珍异兽在这里繁衍生息,其中不乏国家重点保护对象。自红外监测相机广泛应用以来,人们观测到的野生动物身影也越来越多,为人们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提供了大量的研究资料。

珍稀动物现身,夜间拍到小灵猫身影

早在7月份的时候,贵州省国有扎佐林场就启动了野生动物调查项目,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工作人员跋山涉水,克服种种困难,深入荆棘密布的森林里面,将红外相机铺设开来。自项目启动以来,已陆陆续续拍到了不少野生动物在野外的真实活动影像。

近日,林场的工作人员再次回收红外相机监测数据时,发现一处架设在林中空地的相机,拍到了小灵猫的身影,这让工作人员十分兴奋,因为这是林场首次拍到小灵猫的真实画面。

小灵猫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其珍贵程度不言而喻。画面中小灵猫趁着出来活动,它的神情动作十分警惕,时不时就要抬头进行一番观望,确定无危险之后才迈步向前走去,不一会儿就消失在了镜头前。

从外形上看,这只小灵猫体态轻盈,动作敏捷,身上毛色油光晶亮,已然是一只成年的小灵猫。它们具有昼伏夜出的习性,习惯在晚上觅食和活动,性格比较机敏警惕。

外形似野猫,却自带三分“狐相”

小灵猫的外形跟野猫比较像,成年之后体重大概在三四公斤的样子,比大灵猫要小一些。它们身上的毛色以棕灰色、乳黄色为主,上面布有不规则的斑纹,从肩部到臀部有三道背纹。

小灵猫的额部狭窄,耳朵短而圆,嘴巴尖尖的,所以与野猫相比,小灵猫自带三分“狐相”,多了几分狡黠。不过因为它们的眼睛很小却炯炯有神,所以也有人觉得它们长得獐头鼠目的。

小灵猫有一条长长的尾巴,其尾巴长度甚至超过了体长的一半,这样的尾巴有助于它们在树上快速行动时保持平衡。大家不要以为它们的名字里有个“猫”字,就自然而然地认为这是一种小型猫科动物,实际上它们属于灵猫科。

因为它们的尾巴上有七道相间的环状斑纹,所以在民间,通常也称其为“七间狸”。小灵猫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多个省市里,比如广东、广西、四川、海南、台湾等,东南亚一些国家也有分布。

胆小爱独居,喜住在古墓里

在自然界的生物里面,小灵猫算是比较神秘的一类。一方面是它们的数量比较少,人们不常遇见;另一方面是它们的性格十分机警胆小,它们的行踪十分隐秘,昼伏夜出。

白天一般躲在洞穴里面休息,到了傍晚的时候才出来活动,主要的活动时间是下午3点多至晚上10点多,有时候会通宵达旦活动,到了第二天凌晨才返回住所。在日常生活中,周遭环境细微的响动,都会引起它们的警觉。一旦发现威胁,立马逃之夭夭。

动物世界里面,小灵猫似乎是“洁癖”症患者,它们喜欢阴暗、幽静、干净、整洁的环境。这类的场所,在自然界里面可遇而不可求,而人类建造的墓穴,恰恰符合了这一要求,所以小灵猫经常出现在古墓附近,能把人吓一跳。

它们喜欢住在古墓室里面,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古时候小灵猫往往被披上一层玄幻的面纱,成为古人们敬畏的对象。

小灵猫也是一种食肉动物,通常以老鼠、松鼠、昆虫等小动物为食。不过它们的食性比较杂,除了吃动物性质的食物之外,也会采食一些野果、种子,甚至是树根。小灵猫最爱捕食的猎物则是老鼠,这占据了它们日常饮食的绝大部分,所以从这方面来看,小灵猫也属于是农业益手。

它们喜欢离群索居,而且同类竞争十分激烈。野外里面几乎很少出现两只小灵猫一起活动,如果同时出现,要么是发情期配对的“夫妻”,要么就是还未长大分家的“兄弟姐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