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滴滴出手,正牌“空中滴滴”来了,网约车巨头们的战场转向天空

今年7月,高德地图入局低空经济,推出低空导航“空中高德”解决方案;9月,竞争对手曹操出行高调宣布打造“天地空一体化”共享

今年7月,高德地图入局低空经济,推出低空导航“空中高德”解决方案;9月,竞争对手曹操出行高调宣布打造“天地空一体化”共享出行;一个月后,滴滴悄然成立低空科技公司。网约车巨头们的战场,正从地面延伸到天空。

2025年10月9日,北京滴滴低空科技有限公司注册成立,这家由滴滴出行母公司北京小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全资持股的新公司,法定代表人为陈凯,注册资本500万元人民币。

看似普通的工商注册信息背后,隐藏着一个重要信号:中国最大的出行服务平台滴滴出行正式将目光投向了头顶的天空。

01防御性卡位,低空经济赛道悄然升温

低空经济领域已不是一片蓝海,而是逐渐演变为各大企业争相布局的新战场。滴滴此次成立低空科技公司,在业内看来更多是出于防御与卡位的需要。

此前,滴滴并未披露过在低空领域的任何战略布局,但竞争对手的举动无疑加速了滴滴的决策进程。

在此之前,滴滴的竞争对手曹操出行、高德已经率先布局低空领域的共享出行业务。曹操出行与吉利系eVTOL厂商沃飞长空在成都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携手打造“天地空一体化”共享出行。

曹操出行执行董事兼CEO龚昕甚至直接定义了共享出行的未来发展阶段:共享出行正进入以Robotaxi为核心的3.0阶段,而 “天地空一体化”蓝图是共享出行4.0时代。

今年7月,高德地图入局低空经济,“空中高德”核心包括低空三维数字底座、低空保障、低空服务、空域管控等模块,持续拓展智能驾驶、智慧交通、网约车、即时配送、机器人等业务。

低空经济被誉为交通出行的新蓝海,其中eVTOL被视为缓解城市拥堵的未来方案。滴滴此次布局,是其从“地面出行服务商”向 “立体出行平台” 转型的关键一步。

除了滴滴、曹操等网约车平台以外,小鹏、美团、顺丰等熟悉的名字,都在把触角伸向头顶那片1000米以下的天空。据了解,全国低空相关企业已超8万家,仅2025年前5个月就新增1.17万家,同比增长220%。

02万亿蓝海市场,资本热度空间

相关统计数据分析,今年国内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达1.5万亿元,而到2035年更是有望突破3.5万亿元。

从目前来看,资本层面确实火热:2024年eVTOL赛道融资89.7亿元,截止2025年8月已超115亿元。政策支持也十分有力:深圳已建设483个起降点,开通250条航线。技术也在快速追赶:亿航拿下全球首个载人eVTOL“三证”,宁德时代在研发400Wh/kg的航空电池。

尽管前景广阔,但低空经济仍面临严峻的现实挑战。但问题来了:谁在为这些飞行器买单?

顺丰的无人机日均配送2000多单,对比它每天3000万单的体量,几乎可以忽略;美团无人机一年送了45万单外卖,而它全年外卖单量是176亿;亿航2024年交付216架飞行器,营收4.56亿元,但净亏损2.3亿元。

与此同时,低空经济还面临一个重要的挑战,因为与地面交通不同,天空只有一片,却要容纳eVTOL、通用航空、民用航空等多种飞行器。空域如何划分?航线如何规划?安全如何保障?这已超越任何一家企业的能力边界。

03滴滴入局,天空之战已经打响

滴滴作为地面出行服务的巨头,在用户基础、调度算法、运营经验等方面都有着深厚积累。这些能力可以相对平滑地迁移到低空出行领域,构成其独特的竞争优势。

低空出行的核心竞争力不仅在于飞行器硬件,更依赖于智能调度、空域管理和安全运维等软件系统。这正是滴滴在多年网约车运营中积累的核心优势。

业内分析指出,滴滴有望通过“自主研发+战略合作”的模式,逐步构建服务能力。这种灵活的方式既保证了技术的可控性,又能快速整合行业资源。

据未来低空经济创新中心负责人预测,空中的士业务未来两三年将在深圳、广州、上海、成都等大城市率先推进;到2030年,各大中心城市和省会城市将率先推进空中物流快递和空中的士业务的普及。

天空之战已经打响,滴滴率先布局传递出一个新的信号:空中的士业务将迎来一轮竞争高潮,将会有大量的企业开始进入这个赛道。城市交通的立体化时代正加速到,你们期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