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三国的碎珠》姜维等待的援兵为何没来?

265年,三国后期,让蜀汉受挫严重的段谷之战开打。姜维等待的胡济汉中兵团,一直没有出现。导致姜维担心后路被截断,徐徐撤退

265年,三国后期,让蜀汉受挫严重的段谷之战开打。

姜维等待的胡济汉中兵团,一直没有出现。

导致姜维担心后路被截断,徐徐撤退。

但中部被邓艾的伏兵拦截,损失极其惨重。

姜维用来断后的王牌虎步军,几乎损失殆尽。

那胡济为啥没来呢?

咱从三个维度好好唠唠。

(一)个人层面,靠谱之人不会无故爽约

胡济也不是一般人,在蜀汉官场也算有头有脸的人物。

诸葛亮在世的时候,就对他赞赏有加,说他敢直言,胡济能和诸葛亮朋友崔州平等人相媲美。

况且,他和费祎、董允这些重臣关系也可以,还经常一起吃喝玩乐。

在古代,诚信乃立身之本。

像胡济这种有地位、有口碑的人,怎么会轻易拿自己的前途、性命开玩笑,故意失约呢?

延误军机,那可是要掉脑袋的。

从他的个人角度看,他故意放鸽子的可能性极小。

(二)朝政层面,朝中支持且无内耗

当时,蜀汉朝中掌权的是尚书令陈祗。

虽然陈祗不是什么好人,但他对姜维的北伐,总体上还是持支持态度。

姜维北伐取得洮西大胜的时候,朝中也非常兴奋。

而且,在姜维和胡济约定会师的这段时间里,汉中也未遭受敌人袭击。

因此,不存在因为朝中有人使绊子,让胡济无法及时赴约的情况。

(三)战场层面,祁山受阻无奈失约

从汉中去上邽(天水),祁山是必经之路。

当时祁山有魏军严密防堵,胡济很可能被彻底挡住。

祁山如果在敌人手里,那可是连诸葛亮都头疼的“硬茬”,胡济部无论是强攻还是绕路,都无法按时赶到上邽与姜维会师。

即便没有敌人挡路,原本道路就崎岖,运粮困难,天气难测,从汉中赶到上邽最理想的状态,最快也要十五到二十天。

总结

胡济部,充其量只是援军。

拿破仑对战威灵顿,确实谁先等来援兵谁就胜利。

姜维当时的战力并不逊色于对方,关键还是看姜维当时是否作出了最优解。

姜维最终在段谷被魏将邓艾大败,伤亡惨重,姜维大败而归,自请贬为后将军。

军事上,蜀国损失了精锐虎步军,也是姜维的嫡系人马;政治上,反对的声浪此起彼伏,姜维的处境越来越难了。

在当时,留给蜀汉的时间,也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