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市陕州区观音堂镇:田埂上的“清点仗” 筑牢群众幸福根基
本网陕州区讯 记者 王红权通讯员肖伟
“叔,您家这排花椒树,树龄3到7年的记了12棵,7年以上的记了3棵,胸径都量过了;地头那片刚收的玉米茬,面积核到0.3亩,您瞅瞅表,没问题咱就签字画个‘押’!”
11月20日中午,深秋的三门峡市陕州区观音堂镇田野里,寒风裹挟着泥土的气息,工作人员蹲在田埂上,指尖划过登记册的签字栏,将话语清晰地送到农户李大叔耳中。李大叔搓了搓布满老茧的双手,接过笔毫不犹豫地在纸上落下字迹:“中!你们连沟边那棵歪脖子枣树都记上了,我放心!”

这样充满信任的对话,近期在观音堂镇的田埂、坡地、村道旁不断响起。随着平高电气风电项目正式落地该镇,涉及千家万户的附着物清点工作成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对于当地农户而言,每一棵果树、每一片青苗、每一口老井,都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心头肉”,更是关乎切身利益的“大事”。
为保障项目顺利推进的同时维护好群众合法权益,观音堂镇的工作人员主动担当,化身这条项目“绿色通道”上的“权益管家”。他们随身携带卷尺、登记册,毅然把办公室“搬”到了泥土里,深入田间地头,与项目工作人员紧密配合,细致开展附着物清点工作。无论是陡峭的坡地还是狭窄的田埂,都留下了他们忙碌的身影。

“群众利益无小事,每一笔清点都要精准,每一分赔偿都要到位。”这是工作人员常挂在嘴边的话。这场田埂上的“清点仗”,没有轰轰烈烈的口号,只有“数清每棵树、算准每笔账”的踏实行动;没有惊天动地的成绩,只有农户签字时那句“我信你们”的真诚认可。
观音堂镇工作人员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为民服务的初心,他们把群众的“小事”牢牢攥在手里,把项目的“大事”稳稳扛在肩上,把民生的“细节”深深刻在心中。正是这样的点滴实干,为平高电气风电项目的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当地群众筑牢了幸福生活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