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修行篇章:心性之惑在尘世中照见本真

修行篇章:心性之惑在尘世中照见本真心性是什么?这看似简单的三个字,却如同一座深邃的迷宫,引得无数人在其中探寻、思索。它既
修行篇章:心性之惑在尘世中照见本真

心性是什么?这看似简单的三个字,却如同一座深邃的迷宫,引得无数人在其中探寻、思索。它既非肉眼可见的实体,也非轻易可触的虚幻,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我们的每一个念头、每一次行动。

翻开古老的《金刚经》,那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如同一道划破夜空的闪电,照亮了我们对心性认知的道路。“无所住”,意味着不被外界的事物所束缚、所停留,不执着于功名利禄、是非得失;“而生其心”,则是在这种超脱的状态下,生出那颗纯净、自在、充满智慧的心。还有那“降伏其心”,更是直指心性的核心——我们的心如同脱缰的野马,肆意狂奔,被各种欲望、情绪所驱使,而修行就是要驯服这匹野马,让它听从内心的正念,回归平静与安宁。

然而,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难如登天。就拿我自身来说,时至今日,我依然无法真正降伏自己的心。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就像一面面镜子,清晰地映照出我心性的种种弱点。

记得今天早上,我像往常一样挤上了拥挤的地铁。车厢里人潮涌动,每个人都在这狭小的空间里寻找着属于自己的那一丝舒适。我与一位大姐并行站在座位前,从位置上看,我离空出的座位更近一些。当时,周围的气氛有些压抑,人们的脸上都带着疲惫和不耐烦,眼神中透露出对座位的渴望。

就在这时,坐在座位上的人起身离开了。那一瞬间,整个车厢的气氛仿佛被点燃了一般。旁边的大姐眼神中闪过一丝急切,身体微微前倾,显然是想要抢到这个座位。而我,在那一刻,仿佛被一种无形的力量驱使着,下意识地抢了过去,一屁股坐了下来。

就在坐下的那一刻,我的心里不由自主地涌起了一股复杂的情绪。那里面有贪,贪图这片刻的舒适与安稳;有嗔,对大姐可能抢到座位的不满;有痴,被这短暂的欲望冲昏了头脑,失去了理智的判断;甚至还有一丝恨,恨自己为什么不能更迅速、更果断地占据这个座位。这种感觉,就像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本能,在我的内心深处肆意蔓延,让我来不及思考,就迫不及待地陷入了这场无意义的争抢之中。

等我终于在座位上坐定,心情才渐渐平复下来。我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突然发现,其实我也就坐3站路就该下车了。为了这短短几分钟的舒适,我与那位大姐争抢,值得吗?这不仅让大姐可能感到失望和愤怒,也让我自己的心性暴露无遗,显得如此狭隘和丑陋。

我感到十分诧异,为什么我的心性在那一刻会如此不受控制?难道这就是我真实的本性吗?我一直在努力修行,试图让自己的心性变得更加平和、宽容,可是在关键时刻,却依然被这些负面的情绪所左右。

其实,仔细想想,我们每个人的心性都如同一块未经雕琢的玉石,表面粗糙,充满了杂质。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诱惑和挑战,这些就像是一把把刻刀,不断地在我们的心性上留下痕迹。有时候,这些痕迹是美好的,让我们的心性变得更加坚韧、善良;但更多的时候,它们却是丑陋的,让我们的心性被贪嗔痴恨所侵蚀。

我们生活在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周围充斥着各种诱惑。金钱、权力、名誉,就像一个个无形的陷阱,让我们在追求的过程中逐渐迷失了自我。我们的心性被这些外在的东西所蒙蔽,变得浮躁、功利,失去了那份最初的纯真和善良。

就像在地铁上抢座位这件事,看似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却反映出了我们内心深处的贪婪和自私。我们总是习惯于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只考虑自己的利益,而忽略了别人的感受。我们不愿意吃一点亏,不愿意让出一点点利益,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座位。

然而,真正的修行,并不是要我们逃避现实,远离尘世的喧嚣。相反,它是要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在面对各种诱惑和挑战时,能够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不被外界的事物所左右。就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所教导我们的那样,我们要学会放下对物质的执着,放下对名利的追求,让自己的心性回归到最本真的状态。

降伏其心,是一场漫长而艰难的修行。它需要我们不断地反思自己的行为,审视自己的内心,发现那些隐藏在心底的负面情绪,并努力将它们消除。每一次的冲动、每一次的贪婪、每一次的愤怒,都是我们修行的机会,都是我们磨砺心性的磨刀石。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挫折,可能会一次又一次地被自己的心性所打败。但是,我们不能放弃,因为只有通过不断地修行,我们才能真正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心性,从而让自己的心性变得更加纯净、更加美好。

心性,是我们生命的本质,是我们灵魂的归宿。让我们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一颗敬畏之心,不断地修行砥砺,降伏那颗躁动的心,让心性在岁月的长河中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

2025年10月28日 周二 17:11 乙巳蛇年八月初八 晴转阴 于北京市海淀区成府路清华大学南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