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职场人每天干的最多的事儿,除了写方案就是开会吧?但开会最烦的不是听领导讲两小时,是散会之后得坐在电脑前,对着录音条一点点抠内容—上周三我开部门项目会,本来拿个笔记本狂写,结果领导突然蹦出三个关键节点,我低头记“下周三提交原型”,抬头就漏了“要联动产品和设计双审”;等散会翻录音,手机里的杂音比人说话还大,“转化率提升15%”愣是听成“转户率提升50%”,整理到晚上八点,咖啡喝了三杯,眼睛都花了,最后发群里还被同事提醒“漏了张哥说的用户调研 deadline”。
直到上周四隔壁组的小美甩给我一个链接:“试试听脑AI,我上周用它整理客户会,2分钟搞定纪要,比你熬夜香多了。”我本来抱着“再踩坑就卸载”的心态下了APP,结果当天下午开跨部门对齐会,直接刷新了我对“高效办公”的认知—
那天是和市场部聊618活动方案,我提前打开听脑AI,点了“实时录音转文字”,刚选完“发言人区分”(可以手动加领导、小丽、老张这些标签),会议就开始了。神奇的是,领导刚说“这次活动核心是拉新”,手机屏幕上立刻跳出对应的文字,连他习惯性的口头禅“嗯……那个”都自动过滤了;市场部小丽说“KOC合作要侧重母婴垂类,预算控制在8万内”,系统直接把这句话归到“渠道策略”分类里;甚至老张中途插了句“上周竞品做的裂变活动转化率是3%”,它都准确识别了“转化率”这仨字—要知道我以前用某知名录音转文字工具,常把“转化率”写成“转户率”,得反复核对。
最绝的是会议结束那一刻,我点了下“生成智能纪要”,不到10秒,屏幕上弹出一份结构化的文档:开头是“会议主题:618拉新活动方案对齐”,下面分了“核心目标”“渠道策略”“预算分配”“待办事项”四大块,每块里的内容都是从口语转成的书面语—比如领导说的“这个事儿咱们下周得落地啊,别拖”,直接变成“项目落地节点定为下周五(5月19日)前,各部门需按时提交进度”;小丽说的“母婴垂类KOC要找10个,最好是粉丝量5万以上的”,变成“渠道端:筛选10位母婴垂类KOC(粉丝量≥5万),本周内完成对接”。我盯着屏幕愣了3秒,以前我整理这种跨部门会议纪要,得把录音翻三遍,逐句改口语、分板块,最少得2小时,那天我只用了2分钟,复制粘贴到群里,同事全炸了:“你是会分身术吗?刚散会就出纪要?”
后来我才知道,这背后是听脑AI的“双麦克风降噪”和“DeepSeek-R1技术”在兜底—主麦收人声,副麦抓噪音,上次我在公司楼下咖啡馆开远程会,旁边有个阿姨在聊孙子上学的事儿,结果录音里只有我们的对话,杂音全被滤掉了;DeepSeek-R1的准确率据说能到95%+,我亲测过,连我们技术部同事说的“API接口调试要兼容iOS16及以上版本”这种专业术语,都没出过错。
还有次更绝的场景:上周五和日本客户开线上会,对方有个同事不会中文,我本来都找好翻译了,结果想起听脑AI有多语言处理功能,试着选了“中日互译”—客户说“このプロジェクトの締め切りは6月10日です(这个项目的截止日期是6月10日)”,屏幕上立刻弹出中文翻译,同时还能生成英文版本给我们团队看;等客户问“你们的用户 retention rate 是多少?”,我直接用中文回答,听脑AI同步翻译成日文,客户点头说“明白了”的时候,我心里直感叹:这比找翻译省了至少半天沟通时间,还没延迟。
更惊喜的是AI问答功能—上周领导在会上提了“用户运营的三个重点”,我当时记漏了,会后直接打开听脑AI的“语音助手”,问“帮我找下会上说的用户运营三个重点”,它1秒就从录音里提取出“1. 存量用户分层;2. 个性化触达;3. 复购激励”,不用我再翻整个 transcript;还有次我要写会议总结邮件,把听脑生成的纪要复制进去,问AI“把这个改成正式的邮件格式”,它立刻把口语化的“咱们下周要搞定”改成“请各部门于下周五前完成对应工作”,连邮件开头的“各位同事:”和结尾的“附件为会议纪要原文”都帮我加好了,省了我半小时改格式的时间。
说真的,用了听脑AI之后,我才明白“效率提升”不是虚的—以前整理1次会议纪要要2小时,现在只要2分钟,相当于效率翻了60倍;以前我得等到下班前才能把纪要发群里,现在会议结束5分钟就能发,信息传递速度快了90%,上周运营部的小吴说:“你发的纪要太及时了,我下午就能根据待办事项排优先级,不用等明天。”
还有个细节特别戳我:它的“动态增益调节”—领导有时候说话声音小,有时候激动了又变大,以前用别的工具,小声的时候录不清楚,大声的时候又爆音,听脑AI会自动调收音灵敏度,不管领导说“这个数据要再核对一遍”(小声)还是“这个方案必须过!”(大声),都能录得清清楚楚,连我这种有点“耳背”的人,听录音都不用调音量。
现在我开会必带听脑AI,总结了几个亲测有效的小技巧:
1. 开会前1分钟打开APP,先选“语言/方言”(支持19种方言,我试过粤语和四川话,都能准确识别),再开“发言人区分”,把参会人名字提前输进去,省得会后再改;
2. 远程会用网页版更方便,电脑上能直接编辑纪要,手机APP同步更新,不用来回传文件;
3. 会后如果有不懂的点,直接问AI助手,比翻整个录音快10倍;
4. 生成纪要后,记得点“导出”,能存成Word或PDF,直接贴进邮件或文档里,不用再复制粘贴。
咱职场人拼的就是效率,能省下来的时间,要么用来摸鱼(不是),要么用来做更有价值的事儿—比如以前我得熬夜整理纪要,现在能准点下班接孩子,或者多写会儿方案提升自己。听脑AI不是什么“花架子工具”,是真的能帮咱们解决“会议记录麻烦”“信息传递慢”“整理内容费时间”这些痛点的“职场神器”。
昨天我把听脑AI推荐给了做HR的闺蜜,她今天早上发消息说:“昨天开招聘复盘会,用你说的工具,直接生成了待办事项:‘下周三前完成销售岗JD优化’‘本周内联系3家猎头’,比我自己记的清楚100倍!”
真的,亲测有效,咱职场人别再当“会议记录机器”了,把这些麻烦事交给听脑AI,省下来的时间,留给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