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孩子睡了你也睡吧

亲爱的妈妈们,夜深了,你的孩子终于睡了。而你呢?明明累得眼皮打架,却还捧着手机舍不得闭眼——这份“偷来的自由”,大概是每

亲爱的妈妈们,夜深了,你的孩子终于睡了。而你呢?明明累得眼皮打架,却还捧着手机舍不得闭眼——这份“偷来的自由”,大概是每个妈妈都懂的默契。

这时候,如果有人说:“孩子睡了你也赶紧睡呀!”你一定会苦笑。是啊,道理谁都懂,可那些孩子睡后的时光,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

那些年,我们听过的“标准答案”回想当妈这些年,耳边从不缺少各种“好心提醒”:

“孩子睡了你跟着睡啊!”——说得好像身体里有开关,一按就能睡着。

“趁他睡觉你赶紧做自己的事”——那么请问,我是该补觉、做家务、加班,还是终于能洗个澡?

“别总抱着,会惯坏的”——可闻到奶香就安心的模样,又能持续多久呢?

“我们那时候带三四个都没这么累”——是啊,那时候也不用研究辅食配方、早教启蒙、科学育儿啊。

这些看似正确的话,背后都藏着一个潜台词:你应该做得更好。但说这些话的人可能忘了——妈妈不是超人,我们只是爱上了某个小生命后,突然变得很勇敢的普通人。

为什么孩子睡了,你却舍不得睡?这大概是所有妈妈共同的“秘密”。白天的我们,是厨师、是保姆、是启蒙老师,是随时待命的急救员。只有在深夜,当整个世界安静下来,我们才能重新做回自己。

这些时光太珍贵了:刷一会手机,看看朋友圈里别人的生活;窝在沙发看一集电视剧,完整地;或者,什么都不做,只是发发呆;甚至,看着睡熟的孩子,静静感受这份宁静

这不是不困,而是灵魂需要一点点喘息。就像跑完马拉松的人不会立刻躺下,我们需要这段“缓冲带”,从妈妈身份慢慢过渡回自己。

重新定义“好妈妈”——你不必完美:我见过凌晨一点还在研究辅食配方的妈妈,也见过因为对孩子发脾气而痛哭自责的妈妈,更见过一手抱娃一手工作的妈妈。

但我想说:足够好,就是最好。偶尔点一次外卖,不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控制不住情绪吼了孩子,及时道歉就是最好的示范;累了就把孩子交给家人一小时,这不可耻;不想陪玩时坦白说“妈妈需要休息一下”,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的不是一个完美的妈妈,而是一个真实、有血有肉、会累会笑的妈妈。

给所有舍不得睡觉的妈妈们:如果你也正在深夜里享受这份独处,这里有几个小建议:降低家务标准,地板可以明天再拖,衣服可以明天再叠。学会把能量用在刀刃上;建立支持系统,找到能倾诉的妈妈朋友,互相吐槽、互相打气。你会发现,大家的困扰如此相似;练习“碎片式休息”

孩子安静玩玩具的10分钟,闭上眼深呼吸;喂奶时听听舒缓音乐。积少成多,这些都能恢复精力;最重要的是——原谅自己

原谅那个做不到完美的自己,原谅那个会疲惫会烦躁的自己。你首先是你,然后才是妈妈。

此时此刻,也许你的孩子正睡得香甜,也许你终于决定关掉手机。无论怎样,都想对你说:没关系,你已经做得很好了。那些深夜的独处,不是任性,而是我们在嘈杂的育儿生活中为自己保留的一小块自留地。正是在这些时刻,我们重新积蓄力量,好在第二天清晨,再次满血复活,迎接那个软软的小身体扑进怀里,甜甜地说:“妈妈,早安。”

做妈妈是一场漫长的修行。我们都在路上,跌跌撞撞却从未停止向前。而这份舍不得睡的“倔强”,或许正是我们对自我最后的温柔坚守。

妈妈们。愿每个深夜亮起的那盏灯,不仅能照亮你的孤独,也能温暖你的坚持。明天太阳升起时,我们又将是那个无所不能的妈妈——不过今晚,先做一会儿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