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星城”吗?
其实,这是长沙的“别名”。
长沙地域既对应古老星宿“长沙星”,又是一座名副其实的“不夜城”。
是的,每当夜幕降临,湘江两岸、天心阁人潮如织,四方坪夜市、渔人码头一座难求,即便已是凌晨,街头依旧车流不息、灯火通明。
夜晚的长沙,宛如一首浪漫的散文诗,写满人间烟火,越夜越精彩。
2024年,长沙接待游客超2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超2400亿元。
中国消费看长沙,“夜长沙”才是顶流。

但值得一提的是,长沙不止有烟火气,更有硬科技。
可以开掘出15米直径的纯国产大型盾构机、可以在“千里之外”操控矿场挖掘机的“智驾系统”......这里同样不乏顶天立地的国之重器。
长沙,是一座“硬”得起来,也“软”得下去的城市。
如果说长沙的黄兴路步行街是长沙的“心脏”,那么长沙就是湖南的“不夜城”,也是观察中国新消费浪潮的最佳窗口。
在这里,新消费不是一个名词,而是一个课题、一项产业,他们把之作为事业来干,认认真真的去研究、去扶持、去推动。
长沙的新消费,讲的是一场“反套路”的城市进化论。
01
溯古求今,长沙素有“屈贾之乡”之称。
从战国末年到西汉初期百余年里,中国古代两位伟大的政治家、文学家屈原和贾谊(两人遭遇也颇为相似,两人都曾为当朝重臣,都有变革图强之志,又都遭到权臣的诬陷),先后在长沙停留居住。
虽说,屈原和贾谊在长沙度过了他们一生中最悲凉的日子,但这些日子也是他们一生中文学创作最辉煌的年代。
屈原在湘水、沅水之间留下了《离骚》《九歌》《渔父》等不朽诗篇,贾谊则在长沙写下了《吊屈原赋》《鵩鸟赋》等汉赋名篇。
屈原、贾谊和长沙更像是彼此成全,因而分别有了“屈长沙”“贾长沙”“屈贾之乡”的雅称。

值得一提的是,公元前278年秦攻破楚都郢,屈原作《怀沙》,投汨罗江而死。《怀沙》,既有怀抱沙石以自沉之实,又有怀念长沙之意。
2302年后,一波接着一波的小学生大军,涌向了长沙。
橘子洲头、岳麓山、黄兴路步行街……处处响彻着学生的欢呼声。
为什么偏偏是长沙?
在网红老牌城市、美食小吃遍地,和交通方便的这些基础之上,小学生和家长们给出了更重要的答案:到长沙去,上一堂生动的历史课。
是的,在老牌网红城市的喧嚣里,很多人渐渐忽略了,长沙亦是一个有着3千年历史的文化名城。

城址、城名,3000年不变;马王堆、岳麓书院是古长沙文明的见证;盛于中晚唐的长沙铜官窑,是世界釉下多彩陶瓷的发源地;作为一个大部分热门景点都免费的省会城市,长沙一直用最饱满的热情迎着所有人。
02
天上一颗长沙星,地上一座长沙城。
长沙自古就与浩瀚星光结下了不解之缘。而今,夜晚来临,星城长沙更是焕发出耀眼光彩。
凌晨一点,当中国大多数城市已陷入沉睡,长沙的商业区依旧人声鼎沸。
五一广场的巨屏点亮夜空,站在五一广场的天桥上往下看,长沙黄兴路步行街的十字路口,霓虹灯下人潮奔流不息。

坡子街上各种小吃的香味在蒸腾热气中交织;茶颜悦色的招牌窈窕,在夜色中泛着温润的光;文和友的小龙虾香味氤氲,霓虹勾勒出老长沙的轮廓;黑色经典的油锅里,正沸腾着这座城市最地道的烟火气;涌动的人群,正上演着一场独属于这座城市的消费盛景。
事实上,从傍晚6点到次日凌晨2点,都是长沙夜间消费的“黄金时段”。
甚至有网友调侃道:“长沙人好像不用睡觉”“若你漫步在凌晨四点的解放西,会恍然以为身处其他城市晚上八九点的街头”。
这就是长沙,越夜越精彩。
灯火不熄,喧嚣未止,长沙正以其独一无二的夜间“烟火生产力”,向世界展示着新消费的魅力。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长沙夜间消费占全天消费额的60%,位居全国前列。坡子街、解放西路酒吧街、冬瓜山夜市、扬帆夜市……这些地标共同构筑了长沙“不夜城”的底色。
据《全国夜间经济热度报告》显示,长沙稳居全国夜经济十强,不仅是华中地区的“扛把子”,更是全国范围内夜生活的现象级城市。

没错,长沙,是名副其实的“夜经济顶流”。
长沙,到底凭什么?
凭什么让年轻人拖着行李箱一下高铁就直奔奶茶店?凭什么让文和友单日取号破三万?凭什么在五一商圈,每天有超过50万人在这里流动?
在这个“所有行业都值得重做一遍”的时代,这座中部省会,却正以惊人的速度,崛起为中国新消费品牌的“热带雨林”。
03
明代,长沙“民物丰盈,百货鳞集,商贾并联”,是全国四大茶市之一。
清代前期,四方客商云集长沙、长沙又成为全国四大米市之一。
如今的长沙,是一座来了就想要一直边吃边喝玩下去的城市。
据说,在长沙,游客每天差不多吃掉百万片臭豆腐,一年消耗的小龙虾相当于“一座岳麓山”;文和友日均翻台率高达8次,年客流量超千万;“茶颜悦色”高峰时单店日销4000杯,墨茉点心局”开业就火遍全网……养生茶饮“楂堆”、融汇了民俗与美食的“火宫殿”等143个新消费品牌都在这里诞生,而且从新品牌渐渐长成经典品牌。

如果说消费是一种玄学,那长沙一定掌握了通关密码——长沙的基因里,住着一个“年轻人”。
这里似乎永远热辣,永远快乐,永远充满活力。
长沙在不断为年轻人提供情绪价值,年轻人也与长沙双向奔赴。
也正因为这座城市骨子里透着年轻,才更懂得年轻人的需求,也让每一位到访者都能在此找到属于自己的长沙记忆。
据官方数据,2024年,长沙接待游客2.15亿人次,旅游总收入2423.41亿元。一个常住人口1061万的城市,年接待游客量超2亿,这是什么概念?相当于每个长沙居民一年要接待20个游客。
长沙,用不眠的灯火、不散的人潮,诠释了中国夜经济的活力与魅力;更以“永不打烊”的城市性格,正在成为全国年轻人心中“最具幸福感”的消费目的地。
2025年前三季度,长沙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5%,高出全国1个百分点;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四大行业累计增速分别达8.8%、6.3%、6%、6%。
国庆期间,长沙市的商品和服务销售总额高达270亿元,也就是每天有超过30亿的现金在这座城市流动。
放眼全国,长沙新消费是独具一格的。
长沙的新消费版图,不是单个品牌的孤军奋战,而是一群现象级品牌共同织就的网络。
茶颜悦色引领新中式茶饮,乐尔乐开启硬折扣先河,鸣鸣很忙为量贩零食行业打造范本……每一个品牌都在为长沙的新消费版图注入活力与创意,也为后来者提供了新的想象空间。
不得不感慨,长沙拥有着得天独厚的环境优势,当地人又爱吃会玩懂生活,独特的“香辣”烟火气孕育而生,深入骨髓的同时造就了一批触动灵魂的新消费品牌。
04
湖湘自古出人才,惟楚有材,于斯为盛。

当你沉醉于长沙的“夜生活”时,或许还不知道:
脚下乘坐的地铁,是长沙制造的盾构机挖掘的;
抬头看见的高楼,是长沙制造的泵车浇筑的;
日常使用的手机,是长沙制造的玻璃组装的。
这里既是“不夜之城”,更是工程机械之都。
全球工程机械50强,长沙独占5席。
这不是简单的工厂,而是全球工程机械的“顶级角斗场”。
三一重工、中联重科、铁建重工、山河智能、星邦智能将“长沙基因”注入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基建血脉”。
从世界第一高楼哈利法塔的建设,到日本福岛核泄漏的救援,再到卡塔尔世界杯主场馆的封顶,长沙制造撑起了世界的骨架。
蓝思科技,凭借着强大的科研实力和上下游产业链优势,拿下苹果、特斯拉等顶尖企业的核心订单。
大家不知道的是,“星城”长沙,正在下着一盘更大的棋局:向“全球研发中心城市”迈进。
截至今年5月,长沙各类研发机构总数达3823家;68家央企、201家世界500强、8609家高新技术企业在此安家;35家全国重点实验室完成重组,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总数增至3家;累计攻克关键核心技术130余项,其中全球领跑和自主可控技术27项......数据最能说实话。
长沙,既有顶天立地的国之重器,也有抚慰人心的市井烟火。
两者看似是两个领域,实则同源,它们都源于敢于人先的“湖湘精神”,都得益于富有远见的产业布局,自上而下从始至终都有一股子“霸得蛮”的拼劲。
“吃得苦,耐得烦,霸得蛮,打死虎。”
认准目标,一头扎进去,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正是这种精神的深耕细作,才有了湖湘的5.3万亿(GDP)风光。
长沙,正是湖湘的一面镜子。
当大多数城市在产业转型的浪潮中追逐着相似的风口,当中部崛起的故事被反复讲述成雷同的剧本,长沙,这座看似不显山露水的城市,却悄然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反套路”之路。
既能让重工业在智能化转型中焕发新生,又能让新消费品牌在烟火气中野蛮生长;既能在全球盾构机市场占据半壁江山,又能让一杯奶茶、一份臭豆腐成为年轻人趋之若鹜的文化符号。
这,才是真正的长沙。
这样的长沙,谁又能不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