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在历史上,侵华野心之源头究竟在哪?是谁第一个提出要席卷中国,天下归朕一握,必加唐土于我版图,日本远邦小岛,当直入中原四百州,岂可郁郁久居于海中?如此野心,究竟出自何人?
他就是出生于明嘉靖十六年,一个日本乡下贫农家庭的丰臣秀吉,从一介拾屐杂役做到日本太阁大臣,打服战国群雄,挟天皇以令诸侯,后又一度吞并朝鲜两京八道三千里河山,兵锋直指中国,与大明王师鏖战七年,连接溃败之下,气得吐血卧床,犹不肯递上降表,最终坚拒明朝册封,而饮恨黄泉。作为一代绝世枭雄,他究竟有怎样狂野难驯的一生呢?
丰臣秀吉出生原名日吉丸,他幼年丧父,母亲改嫁,从小就备受继父虐待。长大之后,因为身体瘦弱,发量稀少,被同村人起外号称之为猴子或秃鼠。后来他在一棵树下,被当时战国大领主织田信长所获,成为了一介亲兵,从此他就改名叫作了木下藤吉郎。也有人说,以此之前,他还做过富贵人家的帮佣,也就是替主人提拖鞋木屐的下人,所以才会自称木下人。
后来他在织田麾下对敌作战,屡立战功,因此在25岁那年才有资本迎娶了原配妻子,年仅14岁的宁宁。后来织田信长势力越来越大,甚至打出了天下布武的旗号,也就要将自己的武力布施到全天下,即一统日本,征服天下之意。藤吉郎也成为了他的得力干将,不久他又改名为木下秀吉,追随织田上洛勤王,上洛就是前往京都,这是因为日本京都素有小洛阳之称。
后来织田战败,秀吉护驾殿后有功,正式被封为一方小诸侯,并以当世名将柴田、丹羽二人之姓氏各取一字,合成自己的新姓羽柴氏,其名即为羽柴秀吉。秀吉继续为织田东征西战,后来织田被叛军所败,切腹自尽。秀吉又平定了叛,并扫平一切反对势力,成为了织田家的掌权人。
明万历十四年,秀吉得到了日本正亲町天皇的赐姓,丰臣氏,这个姓氏是来由是隋朝时期,辅佐推古天皇,敢向隋炀帝叫板的圣德皇太子本名丰聪耳。同时他又命人杜撰了他以往的身世,说自己的祖父曾经把他的母亲送到宫中,结果被天皇宠幸就有了身孕,后来被迫出宫,嫁给了乡下一个叫弥右卫门的伤残武士,就生了他丰臣秀吉。
所以说他原本是血统高贵的天皇私生子,这个说法当时就遭到了其生母阿仲夫人的极大反感,为了躲避母亲的训斥,他居然将其送往盟友德川家康那里去做人质。万历十八年,丰臣秀吉基本统一全日本,并自称太阁殿下,太阁类似于中国的太师。
万历二十年,秀吉发兵14万渡海征伐大明属国李氏朝鲜。早前他就遣使朝鲜,说要借道伐明,并要求朝鲜国王服从他的调度一起攻打明朝,被坚决拒绝。可朝鲜君臣也非常胆小,不敢将具体情况如实奏报明神宗,生怕落得个通倭之罪,于是只派人轻描淡写奏说日本对大明有再度袭扰之意。大明朝廷于是也没有及早重视起来,丰臣秀吉整个计划就是以朝鲜为跳板入主中土原,然后将天皇迁居北京,由养子兼外甥丰臣秀次监国,自己则在浙江宁波开府屯兵,继续征服世界。
日军登岸朝鲜之后,势如破竹,王京汉城、平壤相继失陷,国王李昖吓得仓皇逃窜,并立马派人向明神宗求援。万历帝闻奏,立马下诏出兵,可由于前期准备不足,一时难以进兵,朝鲜使臣急得大哭,却又说平壤只有日军千余人,误使辽东巡抚派出两千人马急速入朝作战,结果交战不利,才发现日军足有数万之众。后明万历帝钦命辽东总兵李如松、兵部右侍郎宋应昌率精兵四万,奉诏平倭。
日军兵卒虽多配有火铳,利于近战,可这时的明军装备了诸多重型火炮,还有辽东常年对付游牧部众的彪悍铁骑。朝鲜史料记载,两军再一交战,倭铳虽四面俱发,然大明王师诸炮齐发,如天崩地裂,火光烛天,倭寇犯前者无焦烂!李如松一战收复平壤、开城,斩杀日军九千余人,明军折损七百余人。明军继续向南挺进,在明军铁骑的直接冲击之下,日军玩出各种擅长的奇袭战术,都统统不管用,许多大将不是浑身插满箭镞,被射成刺猬一样,就是被明军铁蹄直接踏为肉泥!日军苦战不支,只能退守四道。在海上,明朝联军也一连重创倭国水军。
丰臣秀吉原本轻视明朝,认为明朝是长袖文人治国的虚胖帝国,万历皇帝是常年不上朝的大胡子昏君,到万历二十一年的时候,他实在没办法,于是派人向明朝乞和罢兵,而当时明朝兵患还有河套蒙古、辽东土蛮、西南土司等大小战事不休,加上朝鲜被日军摧残,完全无法给明军提供粮草辎重,明神宗于是同意与秀吉议和。
秀吉提出了七大条件,其中有四条是这样的,明朝公主远嫁日本,或做天皇的皇后,或做他秀吉的姬妾,以和亲罢兵。日本要朝鲜割让南方四道,几乎是半壁江山。第三,朝鲜要送一位王子到日本做人质。第四,朝鲜向日本称臣,并发誓永不背叛。明使为了尽快促成议和,并没有如实将这些条款上报朝廷,只说日本恭顺乞和,请求册封和进贡。
万历皇帝则允许册封日本,但不允许其进贡和贸易,也就是许封不许贡,同时要求受封之后,全部日军退出朝鲜,不允许再伤害朝鲜。明倭双方使者都担心议和失败,于是共同伪造了一封关白降表,以丰臣秀吉的名义上交万历帝。万历帝看了之后非常满意,于是提前下诏册封丰臣秀吉为日本国王,不过诏书上写的是平秀吉,这是因为秀吉杜撰自己是天皇血脉后,常以皇室庶姓平氏自诩。就像屈原的屈氏实则也是楚王芈姓的一个庶支。
秀吉拿到明朝所赐国王金印和冕服时,非常高兴,后来听翻译宣读万历诏书后,气得大骂道,孤所提的要求一个都没达到,现在只捞到一个国王的虚名,孤若要称王,又何须万历大胡子册封!日军于是拒不退出釜山,并摆开要与明军决战的架势,万历帝则以麻贵为总兵,统军出战。后续明军源源不断驰援抗倭,日军接连惨败,海上也多次败北。次年,丰臣秀吉忧愤成疾,赐死自己养子秀次后,将自己的幼子秀赖托孤给德川家康等五位臣僚,便一命呜呼了!
这有点像魏文帝曹丕托孤一样,德川家康就像司马懿,最终篡夺了丰臣氏的江山,秀赖也被迫切腹了。秀吉死后,日军秘不发丧,才得以且战且退,最终扬帆而遁。壬辰倭乱共计七年,常年不上朝的万历帝亲登午门,接受明军班师献俘,以及朝鲜君臣的称贺谢恩。
万历帝命有司将六十一名倭寇将佐尽数斩杀,传首天下。丰臣秀吉可以说是第一个欲图亡我华夏,占我中土的日本大枭雄,在整个日本历史上,以凶狠狡诈、野心勃勃、权势熏天、胆大妄为而论,恐怕也很难有人能与之一较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