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人云,上善若水,厚德载物,深以为然,水至柔,却能穿石,人至善,方能行远,真正的智者,强在内心,柔在言行,大智若愚,在低调温润中,不疾不徐,滋养出坚实的根基,从容面对一切。
无所不容,方可无所不胜人们常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确如此,包容不仅是一种兼容并蓄的大智慧,也是一种胸有丘壑的大格局,能够接受差异、容纳缺憾、包容不同的人,才能无所不胜,成为真正的人生赢家。
这个世界,纷繁复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认知、习惯和立场,而包容的格局,可以让自己不仅能够取长补短,还能够形成合力,汇聚力量,实现双向奔赴的成功,达到共赢的目的。
人生如逆旅,没有完美无缺的行程,也没有一帆风顺的坦途,相反,不如意之事常有八九,接受不完美,包容各种缺憾,以平和的心态面对风霜雨雪,才能让自己变得更强大,无所畏惧。

无所不容,才能放下怨怼,忘记仇恨,释怀执念,在属于自己的轨道里,专注于自己想做的事,做大格局,打磨心态,积攒实力,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强大,方能无所不胜,抵达理想的彼岸。
不争不辩,方能行稳致远世上的人有千千万,总有一些人喜欢争高低、争输赢、争得失、辩是非,争来辩去,吵来吵去,除了会消耗精气神,并无多大意义,殊不知,不争才是人生的大智慧,才是历经沧桑后的真通达。
要知道,真正的强大,从来都不是靠争辩而来的,而是靠自己的实力铸就的,就像一棵大树,只有默默扎根泥土,方能枝繁叶茂,人只有放下争辩,放下攀比,接纳差异,方能行稳致远。
俗话说,流水不争先后,所以能穿石而过;山川不争高低,所以能巍峨长存;人生不争不辩,向内成长,不断超越自己,所以能够渐行渐远,去往更广阔的天地,在岁月的沉淀中硕果累累。

人与人之间,最有效的沟通方式,就是换位思考,如果一味地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去看问题、去下判断,难免会主观臆断,陷入“自我”的局限,从而激化矛盾,引发不必要的麻烦和冲突。
而换位思考,恰好可以用共情打破偏见,用理解消融矛盾,其实,有些问题换一个角度去思考,站在对方的处境去考量,多一些理解和体谅,可能会消除偏见、化解误会,让彼此之间的关系更牢靠。
当然,换位思考不能流于形式,要发自内心地去倾听别人的心声,去感受别人的心情,去理解别人的言行,尽可能给别人力所能及的帮助,从而让相处更温暖、更真诚,如此方能彼此成就。
总之,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不是单向讨好,也不是刻意逢迎,而是一场以真诚为底色、以分寸为标尺的双向奔赴,每个人都应该放下偏见和执念,相互扶持、彼此成就,让每一段关系都能温润有力。

-作者-
文玲,自由撰稿人,常年在文字间行走,作品多见于各大报刊和网络平台。本文为作者原创,转载须经作者许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