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象的神舟二十号航天员返回的画面会是什么样?像三位英雄一样,绕场挥手?而实际情况则是齐刷刷坐椅子上被工作人员抬走了。
先别担心!其实这看似“反常”背后,并没有藏着什么太多秘密,也不是出现了什么意外情况,真实情况是,这是航天员回家的标准程序,每个航天员都要被抬走。

为啥要被抬走?而不是让航天员自己走呢?
太空204天,身体经历了什么?
神舟二十号乘组在太空驻守远超6个月,这期间,身体上的肌肉每天都在萎缩。在地球上,我们每天都与之共存的重力,在太空中彻底消失了,不需要再“负重”前行了。但根据研究表明,航天员们在太空中生活,每月都在流失1%到2%的肌肉量,尤其是承重肌群。

同样的,太空环境下每月的骨密度流失高达1%到1.5%,这就有点类似骨质疏松了。
而回到地球之后,因为地心引力的存在,重力会把身上血液“拉”向下半身,这和在太空中会涌向头部和胸腔完全不同,和在太空中相比,回到地球后的宇航员的身体就要重新适应这种“倒流”了。
这么大的转变,让航天员们坐着被抬走,不是因为航天员们太过于虚弱,而是出于科学保护的出发点。

但国外似乎不太讲究这些,还记得滞留太空长达9个月的美国宇航员布奇·威尔莫尔和苏尼·威廉姆斯吗?他俩在太空中意外停留了286天后,于2025年3月18日返回地球,并于13天后的2025年3月31日返回地球后首次公开亮相,出席了新闻发布会。
是不是他们的恢复能力特别强?
这两位宇航员在国际空间站滞留了9个多月,身体同样经历了巨大挑战。曾经有报道说女宇航员都已经瘦的脱了相。

但有一点倒是值得提一下,那就是虽然他们提前亮相,但这更像是NASA的公关安排——要知道,这两位在发布会现场也是全程坐着接受采访的。
要知道,在一般情况下,我们的航天员第二天就能下地慢走,第七天心血管功能就能基本恢复,一个月后肌肉力量开始回升。
但我们并不急于让宇航员们亮相发布会,而是选择给英雄们更充分的休整时间,通常开发布会已经是一个月以后的事情了。

英雄回归。
每次我们看到航天英雄回归的时候,当我们看到三位英雄坐在特制的椅子上向人群挥手时,心理一股甜甜的滋味涌过,看着他们那微笑里既有完成任务的自豪,也同样能够感受得到有重回地球的喜悦。
这种“被抬着走”的特殊礼遇,不是中国航天员比外国航天员体质弱,也不是他们训练不足,而是我们对航天英雄最体贴的欢迎仪式。

“隔离恢复期”隔离的是什么?
中国航天员在返回地球之后,就会马上回京,要进入为期数周的“隔离恢复期”,这个词可能让有些人联想到“外星病毒”。其实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隔离恢复期都做些啥呢?
这么说吧,主要是对航天员进行全面体检。同时航天员在封闭隔离条件下,通过器械训练帮助身体重新习惯地球重力,针对体检结果,补充在太空中流失的营养素,还有就是心理调节。
让我们期待经过充分休养后,神舟二十号乘组能够带着他们的太空故事,精神抖擞地与我们再见面的那天!
同时也要记得,每一次完美落地的背后,是无数航天工作者对细节的执着追求。
为中国航天点赞,为英雄航天员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