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53年)嘉靖三十二年正月十八,元宵节的汤圆还没吃完。西苑万寿宫里,大明“炼丹狂魔”嘉靖帝在掀桌子、摔瓶子发飙。
道长发飙,司空见惯。但这一回发飙,不是因为吃错丹药中毒,而是被兵部武选司员外郎杨继盛给气的。

说起杨继盛,此人在明史中相当著名,号称“大明第一条硬汉”,他的一生不是硬刚权宦,就是在硬刚权宦的路上。
嘉靖三十二年正月十六,杨继盛用士大夫的最高礼仪,开始斋戒沐浴。三天后,将事先写好的《请诛贼臣疏》递到嘉靖案前。
这是一份十分爆裂的奏疏,比海瑞的《治安疏》写得还要好。它除了文笔刚毅以外,最厉害之处是将弹劾的矛头对准了当时权势最大的严嵩,而且直言不讳严党“五奸十大罪”,请求嘉靖下旨剐了严嵩老贼。
插播解释一下,《请诛贼臣疏》之所以比《治安疏》要霸气,主要原因是,嘉靖一朝,你可以骂皇帝,但没人敢骂严阁老。
嘉靖接到奏疏后,就有了开头发飙的一幕。
发飙的原因有三个:一是杨继盛骂嘉靖是“傻X”。在奏疏中用了“甘受嵩欺”四个字,妥妥的骂嘉靖有眼无珠。二是杨继盛让道长最喜欢的三儿子“裕王”和四儿子“景王”当人证,指证严嵩的罪恶。三是道长是修炼之人,新年“开门红”就要他杀人,太他喵的晦气。
发完飚后,嘉靖让锦衣卫把杨继盛抓来,君臣当面质问,弹劾严嵩牵扯裕王是几个意思。
杨继盛回答说,没有理由,就因裕王是你最喜欢的皇子,放眼天下,除了皇上您,就他的范儿最大,能够办了严嵩。
杨继盛不说还好。说了后,嘉靖更加震怒。嘉靖生过8个儿子,6个没养活大,就剩下老三裕王和老四景王。
嘉靖眼里,大明王朝的权力漩涡有多凶险,你杨继盛没点数吗?老子一个人跟他们玩就够了,你还要拉上我两个宝贝儿子一块玩。你活腻了,可别拉上我儿子垫背。
杨继盛被拖出去打了一百梃杖,扔回了大狱。

杨继盛这个在大明王朝,是一个相当“邪性”的人。出身极度贫寒,经历极其传奇,他的原生家庭就是一个王炸。
他爸杨富跟她妈曹氏是包办婚姻,感情不和。于是,他爸就找了一个偏房陈氏。曹氏生了他和大哥杨继昌,在他七岁时抑郁而死。陈氏生了庶出二哥杨继美。兄弟三人因为是两个妈所生,经常为了家产大打出手。
杨继盛读书,是受同母大哥杨继昌资助,但杨继昌可能是受了原始家庭影响,性格非常古怪,对杨继盛极度严苛,书读不好,官当不大就棍棒相加的那种。
有些人就是老天爷赏饭吃。杨继盛从八岁求哥哥送他读书,到十三岁才开始进入私塾。就这样,一边放牛,一边读书,用了十九年。
三十二岁的杨继盛迎来人生巅峰。同一年,先后中了举人和进士,在南京吏部主事位置上过渡了一下,被调往京师担任兵部车驾司员外郎。
一般人的思维是,终于端上了来之不易的铁饭碗,得好好升官发财。可是,刚入编的杨继盛就干了一件惊天动地的事儿。
俺答南下犯边,大同总兵仇鸾吓得尿裤子。为了不让俺答攻打自己,仇鸾花钱买通俺答绕开大同,引导俺答去攻打京师。
面对俺答的敲诈勒索,仇鸾趁机上疏嘉靖开放边境马市,称:俺答汗就是想跟明朝做生意,如今主动上门谈生意,不如开放马市,用贸易笼络住这伙野蛮人,大明拿土特产换取稀有的战马,解决“中原无马”的现状。
刚刚入职的杨继盛听到奏疏,表示坚决反对,上了一道《请罢马市疏》,陈述开放马市四条弊端。
一是蒙古马体型矮小,跑得慢,长得不够酷,是游牧马种中,品质最差的一类。二是俺答诡计多端,开放马市后,会滋生强盗,到时候剿匪也是一笔不菲的开支。三是容易助长俺答的嚣张气焰,他一施压,大明就认怂,国威何在。四是还容易腐化了大明边镇。
嘉靖很认可杨继盛的观点,问题是明朝这个家不易当,一个八品小官弹劾当朝总兵,结局可想而知。
——你说的对,但你还是有罪。杨继盛妄议朝政,下放狄道典史(县看守所所长,可能连个九品副科都不是)。
一年后,杨继盛一语成谶。开放马市并没有解决俺答南下抢掠的问题。嘉靖一下看清了,仇鸾就是一个纨绔草包。
同时,嘉靖想起了杨继盛的奏疏,觉得此人资历虽浅,但眼光不凡。于是,一年破格提拔了他四次,由一个看守所所长,一路提到兵部武选司员外郎(专管武职人事任用的负责人)。

道长之所以能想起并重用杨继盛,与首辅严嵩也有着巨大的关系。严嵩跟仇鸾失和,仇鸾本来是跟着严嵩混的,后来混壮了,脱离了严嵩的掌控。
严嵩对仇鸾这个“帮会叛徒”恨到无以复加,即使仇鸾一年前死了,严嵩仍然不依不饶,伙同徐阶弹劾仇鸾,将仇鸾开棺戮尸、挫骨扬灰。
这一次,严嵩提拔杨继盛完全是为了论证“仇鸾有罪”的一环证据,目的是清算已经凉透的仇鸾。
有时候,历史实在是很搞笑。
严阁老精明了一辈子,做梦也想不到,他想用“提拔杨继盛”来博取政治名声,打压政治对手。
结果,引火上身,差点没把自己给烧死。
严嵩是嘉靖三十一年给杨继盛“平反”的。杨继盛是嘉靖三十二年正月十六回到京师的,弹劾严嵩的“请诛贼臣疏”是正月十八递上去的。
这一操作,百官哗然,庙堂震惊。
当时,严阁老正红得发紫,徐阶还是一个小卡拉米,放眼帝国,根本没有一人能够与之抗衡。
杨继盛请求诛杀严嵩就罢了,他还把下一届权臣徐阶一并给弹劾了,他说徐阶就是一个有负国恩的伪君子。——每事依违,不敢持正,负国。
当朝一哥和二哥全给弹劾了,还能有他的好果子吃,结果可想而知。
由于挨了一百板子,大腿皮肉全打烂了。狱中,没有人敢给他提供医治,最终导致双腿腐烂。
这人有多“硬核”呢?
为了消除腐肉,杨继盛直接把瓷碗砸碎当“刀片”放脓。在这样极端恶劣的环境中,坚挺了2年,最终没有逃脱严嵩的魔爪。
2年间,严嵩不断挑唆嘉靖杀了杨继盛,但嘉靖迟迟不肯动手,大概是考虑到给裕王留一个直臣。
可是,严嵩不愧是一条老狐狸。兵部尚书张经因平倭不力被严嵩的马仔赵文华弹劾。张经被捕下狱,严嵩在上报嘉靖处死张经的奏疏里,夹了一条关于“杨继盛的请示”。
可能,那天道长磕丹药磕多了,没注意到杨继盛的信息,随手打了一个勾。
(1555年)嘉靖三十四年十月,杨继盛被斩弃市,其妻张氏投缳殉夫。
借着杨继盛的故事,想回答那些“极端明史爱好者”一个问题。
明朝的脊梁不是洪武、永乐,更不是被吹捧上天的永乐大典,而是杨继盛这样的直臣。
论气节,他是当之无愧的“大明第一条硬汉”,比诛十族的方孝孺还硬。方孝孺有个人立场,而杨继盛没有,他纯粹就是硬刚奸臣。
以死谏君,没有人比他更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