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演员高秀敏,其波澜壮阔的艺术人生,堪称传奇。
曾先后8次登上央视春晚舞台,表演的《卖拐》《卖车》《心病》等小品,传颂至今,奉为经典。
除了小品舞台,她还主演了《刘老根》《圣水湖畔》《半路夫妻》等多部耳熟能详的影视作品,也积攒了很高的人气及观众缘。

然而,高秀敏成功的背后,永远绕不开一个深爱她的男人——何庆魁。
两人之间的爱情,虽然没有“直教生死相许”般轰轰烈烈,却有“斜晖脉脉水悠悠”的恬静和陪伴。
但是,种种原因,两人最终也没有领取结婚证。

2005年8月18日长春,高秀敏在睡梦中不幸突发心脏病,与世长辞,年仅46岁。
她还没享受膝下儿孙欢笑的天伦之乐,就过早的离开了这个世界,甚是惋惜。
而高秀敏去世后,苦恋她14年的何庆魁却转身回到了原配妻子张艳茹的怀抱。
如今,何庆魁的人生又怎样了?

01
纵观何庆魁的一生,可以称之为传奇。
由于出生在一个地道的农村家庭,何庆魁并没有受过高等教育,只有初中文凭,更别说高级职称了。
然而,何庆魁并没有自怨自艾,而是通过不懈的努力,以仿佛与生俱来的才华征服了所有人,成为了著名编剧。
他创作的许多作品不仅拿到了各种奖项,还被编入了大学教材。
因此,何庆魁还有了一个雅号:当代赵树理。

1947年11月30日,何庆魁出生于吉林松原一个农村家庭,兄弟姐妹众多,家境贫寒。
在这样的家庭中长大,何庆魁自小缺食短衣,营养不良,瘦得像麻杆。
但是他从小天资聪颖,诗词歌赋信手拈来。
17岁那年,何庆魁因为家境贫困,不得已选择辍学。

原本品学兼优,梦想上大学,光耀门庭,然而现实击碎了他的梦想,何庆魁强忍着眼泪干起了农活。
但是由于长期缺乏营养,身体孱弱,何庆魁无法适应繁重的体力劳动。
长此以往,年少体弱的何庆魁必定会倒在田间,就连呼吸梦想的片刻自由也将成为奢望。
为了他的身体及前途,老父亲出面央求村里剧团的团长,希望能给他个营生。
在何庆魁父亲的百般请求下,团长终于动了恻隐之心,给了何庆魁一个机会,这也成为何庆魁一生的重要转折。

02
在剧团里,何庆魁一边表演,一边尝试写作,对何庆魁来说,笔墨就是冲击梦想,反戈现实的武器。
机会永远是留给努力且历经沧海沉淀的人,何庆魁终于等到了。
由他创作的剧本,得到了剧团领导的赏识,并安排演员进行巡回表演。
虽然只是小范围的演出,但是效果出奇的好,受到了观众一片赞誉,追捧不断。
由此掀开了何庆魁人生的新篇章。

他越发自信,好作品层出不穷,还在《吉林日报》等知名报刊发表。
何庆魁也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编剧。
而此时的高秀敏还是一位籍籍无名的演员。
一次巧合的机会,何庆魁创作的剧本,被扶余市民间艺术团看中,让高秀敏参演,二人由此相识,也为今后的情感纠缠埋下伏笔。

何庆魁和高秀敏的第一次合作非常成功,也有一种天然的默契,二人很是愉快,也给观众带来了茶余饭后的欢乐。
高秀敏非常欣赏何庆魁,认为他今后一定会有一番大作为。
但是这次合作之后,二人有很长一段时间再没有任何交集。
再次相遇,二人都有了各自的家庭,事业上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差距也随之而来。

03
“今夕何夕,见此良人“,以此来形容何庆魁和张艳茹的初遇再合适不过了。
此时的何庆魁已经颇有人气,许多素未谋面的人也听说过他。
这其中就包括从城市下乡插队至此的张艳茹。
张艳茹对何庆魁仰慕已久,一次观看演出,二人邂逅,张艳茹主动搭讪,就这样相识相知。
往后的日子里,二人一发不可收拾。

张艳茹经常去团里找何庆魁谈天说地,仰慕之情溢于言表。
而面对沉鱼之姿、家境殷实的张艳茹,何庆魁无法不心动,就这样二人很快确定了恋爱关系。
然而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张艳茹的父母不同意他们的结合。
他们觉得自己的女儿条件那么好,凭什么嫁给一个穷小子,就算有才华也不能当饭吃。
但是张艳茹并没有听从父母的意见。

她坚持要和何庆魁在一起,甚至不管不顾父母的反对,直接拉着何庆魁领证登记结婚了。
婚后的生活,并不像他们想象的那样充满激情和富有诗意。
养家糊口、柴米油盐再次把何庆魁拉入现实的漩涡中。
由于剧团不景气,没有多少演出机会,何庆魁的剧本也没有了用武之地。
最终剧团决定解散,何庆魁失业了。

为了解决生活问题,夫妻二人商量,带着孩子们去城里。
一是张艳茹父母在那边可以帮助他们,二是何庆魁有经验,可以卖菜为生。
就这样,他们一家子来到城里生活,在菜市场卖鱼卖菜。
然而何庆魁并不喜欢这样的生活,他的心仍然在文字中跳动。
何庆魁满脑子只有创作,只有他的剧本,对经营可以说是不闻不问,全都是张艳茹在支撑着这个家。

张艳茹也有过让他放弃这条路的想法,但是他完全不听,固执地坚持着。
可惜的是,这段时期他写了很多精彩的剧本,但是根本没有人赏识,直到再次遇见高秀敏。
千里马和伯乐的故事才真正上演了。

04
一天, 何庆魁和往常一样,在菜市场卖菜,不同的是,他遇到了老熟人高秀敏。
此时的高秀敏已今非昔比,她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优秀演员及团长。
让她完全没想到的是,当初才华横溢的何庆魁如今竟沦落到如此地步。
高秀敏是非常欣赏何庆魁的。
看着如此境遇的何庆魁,她默默的心疼着。

心底有个声音在不断响起:他不应该在这里,他不属于这里。
高秀敏主动上前打招呼,一句“何大哥”,另何庆魁动容。
二人聊了很多,最后,高秀敏说:“何大哥,我们剧团正好缺好剧本,你给我们写一个吧,我给你稿费。”
何庆魁激动不已,立刻答应下来。

为了写这个剧本,何庆魁废寝忘食,最终创作了《谁娶谁》。
而高秀敏也是很爽快的决定参演,没想到一举获得一等奖。
于是,高秀敏决定聘请何庆魁为团里的编剧,何庆魁由此也进入了事业的上升期。
此后,他们的合作越发纯熟和精彩,也在圈内打出了自己的名声。
在此期间,高秀敏的感情生活其实一直很糟糕。

她的丈夫李云启嗜烟酗酒,也没有什么上进心,二人长期感情不和,家庭生活并不幸福。
1992年,高秀敏与李云启离婚了,自己带着女儿李萱生活。
就在此时,何庆魁和高秀敏的合作日趋频繁。
让高秀敏始料不及的是,她感觉何庆魁已经静静地进入自己的生活,进入自己的内心。

05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不久后,何庆魁创作出小品《包袱》,与高秀敏一起去深圳参加全国小品大赛。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该作品竟获得金奖,高秀敏也一举成名。
获奖后,二人特别激动,相拥而泣。
只是那一瞬间,高秀敏心动了,她觉得这个男人就是自己的命中注定。

此次深圳之行,令何庆魁与高秀敏很快确定了恋爱关系。
回家后,何庆魁向妻子张艳茹提出了离婚,张艳茹一脸茫然,欲哭无泪。
张艳茹无论如何也没想到,曾经的海誓山盟是如此的不堪一击,相濡以沫也在何庆魁的名利双收下渐行渐远。
心有不甘的张艳茹在爱恨交织下做出了一个无关对错的决定:这辈子也不会和他离婚。
孩子们在得知父亲想要离婚后,都非常不满,轮番批判。

何庆魁成为众矢之的,却也无可奈何。
其实,何庆魁之所以要离婚,一是高秀敏的出现,二则是与妻子张艳茹缺乏共同语言。
二人的激情已经在柴米油盐中消耗殆尽。
此后,何庆魁黯然神伤。
经过长久的思量,他最终决定辞去工作,去长春找高秀敏,与高秀敏及其女儿李萱生活在一起。

06
1994年,何庆魁和高秀敏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一个负责创作,一个负责表演,配合天衣无缝。
二人非常有默契,合作了不少精彩的作品,还登上央视春晚的舞台。
再后来,也有了被人熟知的“铁三角”,高秀敏和赵本山、范伟搭档演出,事业达到了巅峰。
2005年,何庆魁儿子出车祸去世了,他怀着沉痛的心情去广东给儿子处理后事。
临行前,高秀敏安慰他,说会一直等他回来。谁知道这竟然是他们的最后一面。

8月17号,高秀敏跟何庆魁通完电话就睡觉了,没想到这一睡就再也没有醒来。
直到第二天早上,朋友去找高秀敏,却一直没有回应,打电话也没人接。
朋友担心出事了,就直接破门而入,惊恐地发现躺在床上的高秀敏已经没有了呼吸。
他立刻给何庆魁打电话,告知高秀敏去世的消息。
突闻噩耗,何庆魁一下子崩溃了,大哭起来。

他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几天前还好好的一个人,怎么就走了?
自己心爱的人,怎么就阴阳相隔了。
回家的路漫长而痛苦,一生一代一双,争教两处销魂。
看着车窗外的景色,“试说途中景,方知别后心”。
何庆魁默默地回忆着和高秀敏的一点一滴,眼泪却不知不觉地涌出来。

到家了,何庆魁用尽自己最后的力气,给高秀敏办了追悼会,半个娱乐圈的人都来送别。
何庆魁告诫自己,要认真活下去,要替她好好活下去。
07
葬礼后,何庆魁看着空落落的家,看着高秀敏的女儿李萱,认真的对自己发誓:
要好好照顾李萱,视如己出。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他经常去学校看望李萱,每次都带足了各种食物及生活用品。
事无巨细,不知情的同学都以为他是李萱的亲生父亲。
见到李萱长大了,也有能力照顾自己了,何庆魁觉得是时候离开了。
他什么都没有带走,全部留给了李萱,孤身远去。

一个人远去,何庆魁还没有从高秀敏去世的阴影中走出,还经常回忆起什么。
思念的力量就像一把把尖刀,锋利了岁月,沧桑了过往。
经过此事,他想起自己的结发妻子张艳茹。
他明白自己亏欠张艳茹太多了,于是想要用余生去弥补。

时隔多年后,当张艳茹再次遇到何庆魁时,看着岁月在他的脸上留下的痕迹,欲说还休的爱恨彻底化成了一缕柔软。
此时的张艳茹才恍然明白,从始至终,自己都无法割舍掉这段感情,更无法忘记何庆魁。
张艳茹的温柔以待,令何庆魁百感交集,愧疚与胆怯充斥着他的内心。
也因此,他选择了避而不见。

随后,在孩子们的劝说下,何庆魁终于鼓起勇气,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
正直春节,一杯温酒,几声笑语,释怀了过往,也温暖了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