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转折处的华国锋,这位从山西交城走出的革命者,在特殊时期肩负起国家重任,他的背后是共和国历史上最为庞大的副总理团队。
1976年,新中国面临空前考验。周恩来、朱德、毛泽东三位领导人相继逝世,全国人民沉浸在巨大悲痛中。“四人帮”加紧篡党夺权活动,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摆在党和人民面前。

华国锋
在这一历史关头,华国锋从毛泽东手中接过领导棒,成为中共中央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和国务院总理。面对百废待兴的局面,中央先后任命了31位副总理辅佐华国锋工作,这一庞大阵容在共和国历史上绝无仅有。
从交城少年到国家领袖华国锋的成长轨迹是老一辈革命家的典型代表。1921年2月16日,他出生于山西交城一个制革工人家庭,原名苏铸。他在学生时代就关心国家前途命运,发愤苦读,成绩优异。
1938年6月,华国锋参加山西牺盟会交城抗日游击队,踏上革命道路,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为了表达做中华民族抗日救国先锋的决心,他将名字改为华国锋。

在交城抗日时期,华国锋担任县游击大队政委,统一领导县游击大队。“华政委”的称呼就是从那时叫起来的。他亲自对民兵进行思想教育,手把手地教他们使用武器,带领他们作战,使交城游击队成为远近闻名的善战队伍。
作家马烽、西戎根据交城民兵英雄事迹创作的小说《吕梁英雄传》广为流传,而这些英雄正是华国锋培养的。
抗日战争胜利后,华国锋历任交城县委书记、阳曲县委书记等职,领导当地军民同阎锡山反动政权进行顽强斗争。

1949年初,华国锋随军南下,担任解放后湘阴县第一任县委书记。从此开始了他在湖南长达二十余年的工作历程。
从湘阴起步,华国锋先后担任湘潭县委书记、湘潭地委书记,1959年任湖南省委书记处书记,后担任湖南省副省长、省委第一书记等职。
在湖南工作期间,华国锋重视经济建设,特别关注农业生产。他主持兴修了洞庭湖排涝、韶山灌区等大型水利工程。在韶山灌区建设过程中,他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妥善安置拆迁移民,坚持高标准高质量建设。

华国锋对袁隆平杂交水稻研究给予大力支持。从1964年起,他请袁隆平在湖南省农业科学实验经验交流大会上发言,并将杂交水稻作为全省重点研究项目给予支持。这项支持对中国水稻生产重大变革发挥了重要作用。
毛泽东评价华国锋“讲老实话,是老实人”。这种务实作风让他在湖南工作期间深受当地人民爱戴。
特殊时期的历史使命1971年,华国锋调任中央工作,担任国务院业务组副组长。1975年1月,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公安部部长。在周恩来逝世后,毛泽东提议华国锋担任国务院代总理,主持中央日常工作。

1976年,华国锋同志慰问唐山地震灾区人民
1976年是一个悲喜交加的年份。周恩来逝世、朱德逝世、唐山大地震、毛泽东逝世,重大事件接连发生。9月9日,毛泽东逝世后,“四人帮”加紧了篡党夺权的阴谋活动。
在历史发展的紧要关头,华国锋同“四人帮”进行了坚决斗争,并提出要解决“四人帮”的问题。他的提议得到了叶剑英、李先念等中央领导同志的赞同和支持。
同年10月6日,华国锋和叶剑英等代表中央政治局,执行党和人民意志,采取断然措施,对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等人实行隔离审查,一举粉碎“四人帮”。

华国锋与叶剑英
华国锋在粉碎“四人帮”这场关系党和国家命运的斗争中起了决定性作用。这一行动结束了“文化大革命”,使中国社会发展进入了新时期。
粉碎“四人帮”后,华国锋担任中共中央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和国务院总理。面对繁重的国家建设任务,中央组建了一个庞大的工作团队。
在华国锋主持国务院工作期间,中央先后任命了31位副总理,创造了历史纪录。这个团队包括了邓小平、李先念等老一辈革命家,也有余秋里、谷牧、康世恩等经济建设工作专家。

(从左至右)陈云、邓小平、华国锋、叶剑英、李先念、汪东兴
1977年8月18日,党的十一届一中全会选举中央政治局常委五人:华国锋、叶剑英、邓小平、李先念、汪东兴。华国锋担任党中央主席,同时也兼任中央军委主席,叶剑英等四人担任党中央副主席,叶剑英、邓小平也兼任中央军委副主席。
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开始正式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其中四人分别担任主要国家机构的领导人。
五位常委代表五大机构:党中央(华国锋)、全国人大(叶剑英)、国务院(华国锋、邓小平、李先念)、中央军委(华国锋、叶剑英、邓小平)、全国政协(邓小平),开始恢复重建中国特色的 “集体领导制”。

华国锋与邓小平
1978年2月,华国锋担任国务院总理,叶剑英当选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邓小平、李先念等担任国务院副总理。这个领导团队阵容之强大,在共和国历史上少见。
工作重点与历史贡献华国锋在主持中央工作期间,推动了一系列重要工作。他提出要千方百计把经济搞上去,多次强调革命就是解放生产力。他支持经济理论界开展的关于按劳分配问题的讨论,肯定社会主义历史阶段应该实行按劳分配原则。
在他的推动下,教育科学文化工作开始走向正常,外交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他认为,“一定要学习外国的好经验,其中包括学习科学技术,学习经营管理经验,开展广泛的经济合作”。

华国锋还提出,“思想再解放一点,胆子再大一点,办法再多一点,步子再快一点”。这些观点体现了当时领导集体试图推动国家发展的努力。
华国锋主持了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在他领导下,中央决定全部摘掉右派分子帽子,为1976年天安门事件平反,为“六十一人叛徒集团”等一批重大错案平反。这些举措为恢复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正常秩序创造了条件。
1980年9月,华国锋不再兼任国务院总理职务。1981年6月,在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上,他辞去中共中央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职务。

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后,华国锋仍关心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关心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他注意调查研究,遵守党的纪律,严格要求自己。他拥护党中央的领导,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充满信心。
华国锋在70年的革命生涯中,始终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他党性原则强,自觉维护团结,顾全大局,不计较个人得失。他作风民主,善于倾听不同意见,集思广益,注意调动和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
2008年8月20日,华国锋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党中央对他的一生给予高度评价,称他“为民族的独立、人民的解放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事业奉献了毕生的精力”。

华国锋夫妇
历史不会忘记华国锋在关键时刻发挥的关键作用。唐山大地震发生后,他立即成立中央抗震救灾指挥部,亲临灾区指导救灾工作。毛泽东逝世后,他毅然决然采取措施粉碎“四人帮”,结束了十年动乱。
交城山区的年轻政委,湖南农村的基层领导,国家重要转折时期的掌舵人——这些不同的身份勾勒出华国锋不平凡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