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倒反天罡,“土味东北”为何成了年轻人的香饽饽

请问今年十一旅游人次前三名的省份都有谁?云南?浙江?四川?还真不是这几位“华丽明星”,而是河南、河北和辽宁。河南不必说,

请问今年十一旅游人次前三名的省份都有谁?云南?浙江?四川?

还真不是这几位“华丽明星”,而是河南、河北和辽宁。

河南不必说,本就是人口大省,还是中原文化发祥地,旅游业火爆理所应当。

河北是京津后花园,“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也不是说说而已。

不过辽宁?怎么也想不到这个“土味”气质拉满的东三省老大哥能冲进全国前三。吉林和黑龙江同样不遑多让,再创佳绩。

这些都印证了一个事实,东北这片看起来极为朴实的土地彻彻底底地火了。一不小心成为了年轻人心中的香饽饽。

哈尔滨、G311国道、伊春、延吉、长白山、沈阳都是近两年旅游界的大热新星。

但是如果你来沈阳,你会发现一个很吊诡的现象,当地市民有很大一部分在给自己的家乡做反向宣传,下“逐客令”。

你问他沈阳有什么玩的,他会反问你为啥来这玩?沈阳压根就不是个旅游城市。

大感冒以后,东北很多地方都经历了这样的转变,从“木讷呆板”突然变得“魅力四射”了。

最近又靠着地名火了一把,出了东北你想不到会有小岛叫“海鸭子拉屎”,山地叫“干饭盆”,山岭叫“擦屁股岭”……

文艺?浪漫?那是一点没有,所以这样的东北为何成为了旅游胜地呢?

01“消费降级”利好东北

当然离不开消费降级的助力,对于舍不得花钱又要说走就走的年轻人来说,东北就是天选之地。

一大早起来逛一圈早市,不只体验了烟火气,还能吃到晕碳。

中午往富龙快餐店里一钻,十几块钱你能感受到当代物质极大丰富的快乐。

晚上找个街边烧烤撸串,错过了淄博到这全能给补回来。

算下来一整天都未必能花上100块,吃得又香又饱。

吃完饭在洗浴中心泡完大澡直接睡觉,酒店钱省了至少一半。

这不是旅游,这叫度假,花小钱办大事,从头到脚爽歪歪。

如果在沈阳,作为一个有觉悟的消费降级人士,要门票的景点就不必去。

当地人直接给家乡旅游属性清零,指的就是这地方没什么有意思的景点。

可东北的优点也在这,一个景点都不去,花最少的钱,你很难在其他地方享受到超过东北的体验。

02年轻人的解构圣地

年轻人的消费在降级,但是我们的网络文化在沉迷一件事。解构严肃,解构权威,解构一切。

东北,这个苦哈哈穷开心的地方,太过于贴合解构文化了。

那些抽象地名都在告诉你:什么优雅气质,赶紧玩蛋去,我叫着得劲儿有趣就完事了。

大街上的主播也在搞抽象,二人转小剧场在给你表演胸口碎大石,后背摔灯管,夜店DJ穿花棉袄打碟,沈阳大街对杀马特团长的呼唤此起彼伏,古董市场里卖着上个月刚出土的喜羊羊。

至于大下岗,那些苦痛早就埋在了人们心里,严肃也只存在于文艺作品中。

当你真遇到下岗后没啥正经工作的日结大哥,你会发现这里有一堆“范德彪”。

他们社交活动频繁,两个小菜、一瓶散白能喝一宿,牛逼也吹一宿,以至于说出“八达岭是他家的”这种骇人之词。

第二天干完日结,晚上还能给网聊老妹发个红包。

你听过许久未见的老友在街上偶遇后这样的开场白吗?

“我去,你还活着那!”

这在东北是真实存在的,仅仅是我,就见过两次这种场景。

有些东北人,早就把解构文化刻进骨子里了,都是资深老朋克,年轻人很难不爱。

所以年轻人爱的东北,从不是各地文旅宣传的那个高大上形象。

就像年轻人爱的沈阳从不是努尔哈赤、故宫、大帅府,而是早市、夜市、洗浴中心。

03寂寂无名的反差美

可东北到底美不美呢?旅游总要看些风景嘛。

黑土地虽然不会宣传,但还真是有两把刷子。

或者说人们已经对很多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袪魅了。

最先人们对曾经的世界中心欧洲袪魅,发现浪漫法兰西也不过是埋了吧汰,小偷遍地。

后来人们发现许多国内标榜着独一无二的风景,并不是仅此一家,传说中美不胜收的那些景点,出现在眼前的时候也就那么回事。

小时候学的课文加上多年宣传的文化加成,让年轻人对“老顶流”的期待值过高,反而带来了些许失望。

而前文提到的土到极致的“干饭盆”却长这样。

更不必提小兴安岭的野蛮生长,层林尽染了。

曾经想要斥重金欣赏的美景,在东北竟能找到很多“平替”,甚至根本不逊色于那些“老顶流”。

比如在赵本山经典电影《男妇女主任》中出镜率很高的一片湖泊。小时候看一度以为这是印在人民币背面的桂林山水。

后来一想这电影讲的是东北农村啊,细查才知道是辽宁宽甸名不见经传的青山沟。

被称作沈阳后花园的辽宁本溪,只要开车出了城区,便是几步一景,绘出一幅幅连绵不绝的山水画。

租一间山间独立民宿,早上拉开窗帘数米外便是青翠的山峦,低头一看层层绿波,清澈见底,水上雾气氤氲。

东北的景就是这样,寂寂无名又美得不可方物。

这种反差,更能增添人们的好感。名气有限,没有过度开发,也没有太浓的商业气息。让人感觉时光变慢,静静流淌,这样的风景正是焦虑傍身的年轻人所需要的。

后记:

作为建国后第一个发展起来的地区,东北也许已经提前完成了自己的经济使命,它变得不再年轻,可这里的文化和风景,仍是一片待开发的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