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世界,都以为全景相机仅仅是个比较小众的玩具之时,大疆通过一场生态方面的闪电战,将行业规则给改写了。
当影石以及理光等那些老牌玩家,还在为“画质-体积-续航”这样的不可能三角当中不断地打转之时,大疆却十分干脆地放出话语:一定要用生态思维来对全景赛道进行重新构建。

没错就是那个90天抢下全球43%收入份额的奇迹——根据IDC发布的2025年第三季度全球全景相机市场跟踪报告显示,Osmo360在上市90天内就斩获全球43%的收入份额,其中在中国电商平台的GMV占比达到49%,创下了京东热卖榜连续49天霸榜的纪录。
但凡关注科技行业的读者都会震惊:这个被视作专业小众的市场,尽管2023年,全球市场规模仅为50亿元,但是据Frost&Sullivan的最新预测,到2027年,将会增长至78.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可达11%。
更离谱的是,大疆这一战,不禁让人想起苹果用iPhone重新定义手机的经典案例,——然而全景相机的技术门槛,可比智能手机高得多。

这场颠覆来得猝不及防。就在这个10月,全球各大调研机构的数据,相继证实,大疆仅用三季度,就完成了对全景相机市场的重塑。根据CounterpointResearch的实地调研和数据监测,在东京秋叶原的专卖店里,Osmo360的首批货架,在2小时内,被抢购一空,这种热销态势,延续到了全球主要市场。
说到底大疆的成功绝非偶然,他们首先,用定制的方形传感器,破解了行业长达十年的难题——剔除了传统矩形传感器25%的无效区域,从而实现了在183克的机身中装载1英寸的像场。
更关键的是生态协同:一位资深摄影师在专业论坛分享,使用大疆全家桶(无人机运动相机+全景相机)后后期效率提升约40%,这得益于10-bitD-LogM色彩科学的统一性。

但问题来了:这样的技术突破,为何是现在?为何是大疆?细究起来,这背后是十分精准的战略预判。
根据大疆在2025年投资者日所披露的数据,其运动相机用户与全景相机用户的重合度,高得很呢,高达62%,这就为存量的转化提供了极为坚实的基础。来自深圳的户外博主李伟证实:“我原本便是OsmoAction的用户,当发现电池以及配件全都能兼容之后,购入Osmo360时,几乎没有丝毫犹豫。”

不过质疑声始终存在,科技专栏作者张明指出,大疆的初代产品,在专业评测当中,确实暴露出了动态拼接卡顿的问题,这在滑雪等高速运动的场景之中,尤为明显。
这使人联想到,大疆在初入运动相机领域之时,所遭遇到的艰难处境。但与之不同的是,这次他们凭借着DJIStudio的智能追踪功能,这个时候与云渲染相互配合,将4K处理时间大大压缩到了7分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硬件方面存在的不足。
据Frost&Sullivan分析,2025年全球沉浸式内容需求,呈现出爆发式增长,包括户外运动、旅行记录等方面,从平面转向全景的趋势愈发明显,且预计相关硬件市场将在2026年,一举突破百亿大关。大疆现今的强势之举,恰似彼时企业切入大众电动车市场——借助其生态方面的优势,较大幅度地降低了用户进行购置的门槛。

现实情况表明,大疆面临的考验依旧不小,据供应链相关人士透露,尽管已携手,歌尔等合作伙伴紧急扩大产能,但是由于核心传感器的良品率,迟迟难以提升,导致初期供货严重短缺,黄牛炒货加价的现象,屡禁不止。

在专业应用层面,好莱坞摄影师马克·约翰逊表示:涉及电影级别的拍摄项目时,我们依然优先选择影石,毕竟色彩还原的稳定性,是关键所在。

展望未来,这场战役的意义远超硬件本身。大疆正在构建的是一套从拍摄到分发的全景内容生态系统。正如其创始人汪滔在内部会议中强调:"我们的目标不是卖相机,而是成为元宇宙时代的内容入口。
这不是硬件参数的竞争,而是生态体验的较量。当大疆将8K、AI剪辑等高端功能以2999元的价格普及,当影石被迫降价18%应对冲击,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行业正在发生的质变。据业内专家预测,到2028年,全景相机硬件利润占比将降至40%以下内容服务与垂直场景解决方案将成为新的增长引擎。
谁能把硬件方面的优势,转化为生态领域的胜势,谁才能够笑到最后。大疆所上的这堂生态之课,才刚刚揭开它的序章。

#全景相机 #运动相机 #DJI #影石 #摄影 #科技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