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念在婆婆当年帮我坐月子的情分,我大概也不会给她装那台冷暖空调。
谁能想到,一片好心,最后竟成了一场窝火的事。
我今年三十六岁,结婚十年,孩子上小学。婆婆年轻时身体硬朗,人也爽快。我生头胎那年,她从老家赶过来,整整伺候我坐完月子,又帮我带了半年的孩子。那段时间,我是真心感激她的。
后来弟弟也结婚了,弟媳怀孕后,婆婆就去了他们家帮忙带孙子。我们两家虽然分开住,但逢年过节我都记得给婆婆发红包、寄营养品,从没少过一份心意。
今年冬天格外冷,气温一连好多天都在零度。南方不像北方有供暖,而且弟媳家是老小区,采暖差,婆婆住在最靠西的小卧室里。我去看过她一回,那屋子阴冷得很,婆婆戴着棉帽,坐在床边裹着被子,手脚都冻得发红。
我看着真心疼,回来就跟老公商量,不如给婆婆装一台冷暖两用的空调,冬天能取暖,夏天还能凉快。
老公也同意,说:“反正妈年纪大了,该让她舒服点。”
我立马在网上订了一台四千多的空调,还请师傅立刻去安装。装好那天,婆婆笑得合不拢嘴,说晚上终于能睡个暖觉了。那一刻,我心里挺欣慰,觉得钱花得值。
可没想到,一个月不到,弟媳就在微信上给我发消息:“嫂子,自从你给妈装了空调,家里电费都五百多了。你得分担点吧?”
我愣了:“电费也不全是空调用的吧?再说妈帮你带孩子,你不该让她住得暖和点吗?”
弟媳立刻回:“嫂子,你尽孝是好事,可这孝心也别让我们家吃亏呀。”
我气得直冒烟,但还是忍着,打电话问婆婆。没想到婆婆支支吾吾地说:“要不你每月给五百吧,省得她老在我耳边念叨电费贵。”
那一瞬间,我真有点寒心。五百块不是大数,可我已经出了买空调的钱,难道还要给她们家贴电费?
再说,那屋子是婆婆在用,又不是我天天去吹空调。
我没再争,心里堵得慌。
可过两天,弟媳又给我发信息:“嫂子,电费该交了吧?妈都说了,是你买的空调。”
我气得不行,干脆去了他们家。
一进门,我就发现婆婆那间房的门是开着的,里面热烘烘的,却没人。弟媳笑着说:“妈那屋太暖了,孩子感冒,我让孩子先去那屋睡几天。”
我一看,床上是卡通床单、玩具成堆。婆婆正蹲在客厅角落的小凳子上喂孙子。
我问婆婆:“妈,您自己不在屋里待啊?”
婆婆有些尴尬,轻声说:“孩子怕冷,我打个地铺在客厅就行。”
弟媳在旁边接话:“嫂子,这是妈自己愿意的。老人家吹空调多了也不好,孩子还小呢。”
那一刻,我彻底明白了。
这空调从头到尾,就不是给婆婆装的,而是给他们家添了个免费的取暖器。
我什么也没说,转身回家,第二天直接联系了安装师傅,让他去把空调拆了。
师傅动手时,弟媳急了,冲出来说:“嫂子,你这是什么意思?说装就装,说拆就拆,也太不把我们当回事了吧?”
我冷冷地回她:“四千块的空调我买得起,但一个月五百的电费我供不起。既然你们觉得贵,那我拿回去自己用,也算不浪费。”
婆婆站在一边,脸上挂着尴尬又无奈的笑,想劝也没开口。
空调拆走时,她叹了口气,说:“算了,你也别往心里去。”
我点了点头,却只觉得心里一阵发凉。
从那以后,我再没主动去婆婆家。节日红包照旧,但那份热乎劲儿没了。
人啊,有时候真是可笑,你好心帮别人,别人却觉得你占了便宜;你一旦收回,他们又说你冷漠。
那台空调后来装在我家孩子的卧室里。

每当冬天打开暖风,我就会想起婆婆说的那句“尽孝就要尽到底。”
可我现在明白了:
孝顺是发自内心的,不是被算计出来的。
当一份善意被人当成理所当然,它就不再是善意,而是一场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