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三件事,说明你朋友有格局

交朋友,处到后来,看的不是他能喝多少酒,也不是他能说多少漂亮话。其实真正难得的,是这个人有没有“格局”。有格局的朋友,就

交朋友,处到后来,看的不是他能喝多少酒,也不是他能说多少漂亮话。

其实真正难得的,是这个人有没有“格局”。

有格局的朋友,就像山间的深潭,沉静,能给人莫名的信赖感和安全感,让你仿佛之间照见了高远的天空。

要是你身边的朋友常做着下面这三件“小事”,那恭喜你,自己遇到了能深交一辈子的人。

能容人之过,不挂怀于心

正所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普通人被冒犯了,心里总要别扭几天,甚至记恨好久。

但有格局的人吧,因为自己看得远,知道比起那点小小的不愉快,情分和长远更重要。

所以,对于你无心之失得罪了他这件小事,他摆摆手,就真过去了。

当然了,也不是在那假装大度,是心里真不搁这事儿。

春秋时,管仲和鲍叔牙一起做生意,管仲总要多分钱。

在打仗时,管仲三次当了逃兵。换作别人,早跟他绝交了。

但是鲍叔牙却说:“他不是贪财,是家里太穷;他不是怕死,是要留着性命奉养老母。”

后来,管仲辅佐公子纠,鲍叔牙辅佐公子小白(后来的齐桓公),一时之间双方成了政敌。

而且管仲还射过小白一箭,可当小白继位后,鲍叔牙却极力推荐这个“仇人”管仲为相,自己甘居其下。

他对齐桓公说:“您要想治理好齐国,用我就够了;但您要想称霸天下,非用管仲不可。”

你看,正是有了这份容人的雅量,才从中帮助齐桓公成就了霸业,也成就了“管鲍之交”的千古美名。

《论语》里说:“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一个人若是能多责备自己,少责怪别人,怨恨自然离自己就远了。

雨果也讲过:“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

所以,那个能真正原谅你过犯的朋友,其实是他心量大,看得远。

最后,他不为一时得失纠结,他的世界,装得下更广阔的风景。

能成人之美,不心生嫉妒

人都有个毛病,看身边的人混得好,心里容易酸溜溜的。

但格局大的人,他真的是能真心为你高兴。

你成功了,他比你还开心,你遇到好机会,他尽力帮你促成。

因为他知道,世界很大,你的好不会遮盖他的光芒,反而能彼此照亮。

战国时,魏国的范雎跟着中大夫须贾出使齐国,齐襄王欣赏范雎的口才,私下赏了他金银。

须贾知道后,不是为手下人得到赏识而高兴,反而嫉妒心起,回国后向宰相魏齐诬告范雎私通齐国,害得范雎被打得半死,丢进厕所。

后来,范雎逃到秦国,化名张禄,官至宰相。当魏国派须贾来求和时,范雎穿着破旧衣服去见他。

须贾不知其身份,见他落魄,竟生出一丝怜悯,送了他一件绨袍御寒。

正是因为这一丝善意,让范雎最终饶了他的性命。

须贾因嫉妒害人,险些送命,而范雎最终因对方一丝“成人之善”而放过他,格局高下立判。

《中庸》里讲:“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君子帮助别人成就好事,不帮助别人做坏事。

培根说:“嫉妒这恶魔,总是在暗地里悄悄地去毁掉人间的好的东西。”

那个能为你成功鼓掌的朋友,内心光明,道路宽广。

他不是没有竞争心,而是懂得一个人真正的强大是合作与共赢。

能担己之责,不推诿怨天

出了事,普通人第一反应是找借口,是怪环境,是怨别人。

但有格局的人,他会先站出来,把责任扛起来。

然后他往往会说,“这事是我的问题”,“我来想办法解决”。

他不是喜欢背锅,是他明白,抱怨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把精力用在解决问题上,才是正道。

唐朝名将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再造大唐,功高盖主。

他手握重兵,却一生对朝廷忠心耿耿。哪怕皇帝猜忌,宦官陷害,他也从不抱怨,更不起二心。

每次被剥夺兵权,他都坦然交出,毫无怨言,而一旦国家有难,他又立刻披挂上阵,力挽狂澜。

他并非不知风险,而是他把国家的安定、自身的责任,看得比个人的委屈和权力重要得多。

他担起了他该担的,也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极少数的功高震主却能善终的名将。

孔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君子要求自己,小人要求别人。

美国总统杜鲁门,曾在办公桌上放了个牌子,上面写着:“The buck stops here。”(责任止于此)。

所有的责任,到我这里就是终点了,遇到什么问题,我都不会推给任何人。

正如我们身边那个敢于承担责任的朋友,这样的人势必靠谱,可托付。

他是一座山,风雨来了,他立得住,而你和他在一起,心里踏实。

交到有格局的朋友,是自己一辈子当中的幸事。

他能容你之过,心宽似海。

他能成你之美,光明磊落。

他能担己之责,顶天立地。

单凭这三样,就足以证明他的格局和厉害。

当然,这些行为看似是处事方法,实则是人格的一种厚度。

如果你身边有这样的朋友,那请用心珍惜。

如果你正努力成为这样的人,请相信自己,你正走在一条越走越宽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