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走高,双创指数更是迎来大幅反弹,给市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截止收盘,沪指涨0.97%,收报4007.76点;深证成指涨1.73%,收报13452.42点;创业板指涨1.84%,收报3224.62点;科创50指数涨3.34%,收报1436.86点。
沪深京三市全天成交额20759亿元,较上日放量1816亿元。
全市场超2800只个股上涨。

看着盘面飘红的指数,本应是投资者欢欣鼓舞的时刻,但深入个股层面观察,却能发现行情的另一面——实事求是的说,这又是一场典型的“指数行情”,市场割裂感依旧明显。
盘面数据最能说明问题:个股中位数没什么上涨,意味着有半数投资者难以感受到指数上涨带来的收益。
截至收盘,2388家股票处于下跌状态,17家个股遭遇跌停,而涨停板数量相较前几个交易日不增反减。
今天“小登”的亮眼表现,搭配易中天、纪连海等大咖的“疯狂发飙”,给略显沉闷的个股行情增添了几分场外热闹。

当前市场的关键节点已然临近,明日沪指或将冲击前高4025点,这一关口的突破与否,直接关系到后续行情走向。
若能成功突破,市场情绪有望进一步升温,后续走势或相对明朗;
若未能突破,短期见顶回落引发新一轮调整的可能性也不容忽视。
成交量很重要!或缩量上涨,大概率会冲高回落;或放量上涨,行情还会继续!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大盘指数出现阶段性回调,长期来看仍有回归上涨的动力,但个股的命运却难以复制指数的韧性——天天都有跌停板或退市股出现,正印证了这一点。
造成这种现象的核心原因的在于市场结构的深刻变化:总市值排名前100只的个股市值已超过总市值的一半,这些核心资产的走势直接主导了指数方向,而90%的个股与大盘指数的联动性越来越弱。
未来,投资者或许会逐渐接受一个现实:指数是指数,个股是个股。
即便沪指涨到10000点的高位,有些个股可能依旧纹丝不动,甚至会持续下跌直至ST、退市。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持有个股随时可能“躲过大牛市”,但持有大指数却能100%分享牛市红利。

基于这样的判断,我在前两天沪指补缺口时又加仓了一部分指数ETF。
未来,我计划进一步加大指数相关产品的配置力度——自去年924行情之后,我便坚定看好“指数牛”的逻辑。
在我看来,沪指奔向4500点、站上5000点只是时间问题。
沪指站上4000点,但是不少个股当前仍处于3000点以下的估值水平,相比之下,指数的确定性显然更高。
在分化加剧的市场中,选择与指数同行,或许是兼顾收益与风险的理性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