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街头乞丐,很多人小时候都见过吧?以前一到火车站、商场门口,或者地铁口,总有那么些人蹲那儿,手里拿着个破碗,眼睛直勾勾盯着路人。有的还编故事,说自己孩子病了,搞得人心软就掏钱。可这两年愣是找不着几个了。

先说说第一大原因:大家防范心强了,加上官方打击职业乞丐的力度上去了。过去几年,街头乞讨里头混了不少假货。那些人不是真穷到没饭吃,而是组团儿骗钱的。
2023年10月,民政部出的《关于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做好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工作的意见》里头,就明确点名要严打组织乞讨和拐卖儿童啥的违法事儿。结果全国巡查队多了,北京、上海、广州这些大城市,城管和公安联手,抓了好几波。

2023年11月,泰国曼谷爆出中国籍毁容乞丐案,牵扯人口贩运,国内媒体一报道,立马就跟进清查。那些职业团伙,平时白天装可怜,晚上数钱买房买车,一天能捞几百上千。一刷新闻,就知道二维码乞讨多半是套路。防范意识一起来,假乞丐自然就撤了。
官方数据也显示,2023年全国救助流浪乞讨人员安置了上百万,但职业性的越来越少。这帮人贪心不足,骗了钱还想多捞,结果政策一紧,他们转行卖货去了。老百姓也学聪明了,不再当冤大头,这街头一下子清净不少。
以前乞丐多,是因为管得松。20多年前,城市化快,农村人进城打工,碰上失业或灾祸,就流落街头。真有残疾的、老弱的,混着些骗子。2010年代中后期,网络发达了,他们还升级装备,用微信收钱。

可2023年,民政部就推动态监测系统,全国低收入人口全入网,数据实时更新。谁家收入低、谁有刚需,一查就知道。公安部破获的拐卖案里,好多是冲着乞讨去的,抓了上千人。那些头目,平时开豪车管护照,受害人被毁容扔街头。
官方不手软,判刑的判刑,遣返的遣返。路人也变了,以前心一软就给,现在媒体报道一多,大家警惕性高了。2024年上半年,民政部又发文,强调分层救助,真贫困的优先,假的零容忍。

还有一个原因,也是最根本的:国家帮扶政策实打实落地了,真贫困的兜底儿稳了。2023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民政部的意见,明确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覆盖低保边缘户、刚性支出家庭。
全国低保对象超4000万,城市平均每月779元,农村615元,比前年涨4.5%和7.7%。2024年中央财政救助资金1546亿元,价格临时补贴2亿元。那些真乞丐,老弱病残的,直接进站安置,领补贴干轻活儿。

2025年3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文,进一步保障民生,解决急难愁盼。低收入认定办法要定,核对经济状况更准。结果街头没人了,因为他们有地方去了。就业攻坚行动,防止返贫。2023年,人社部发文,帮低收入群体训岗,进厂上班。
数据上看,2024年低收入组人均收入从2023年的9215元涨了点,帮扶产业多。2025年民政部工作要点,强调服务类救助,医疗教育住房全覆盖。那些过去露宿街头的,现在社区中心有热饭有床。政策不光给钱,还给路子,发展型帮扶,让人能自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