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网约车司机的 “定心丸” 来了!平台不得以差评为由随意扣钱,司机社保有着落

又一个好的信号!已经有地方官方出台网约车司机权益具体的保障措施,今后网约车平台不得以差评为理由随意扣钱了,网约车司机权益

又一个好的信号!已经有地方官方出台网约车司机权益具体的保障措施,今后网约车平台不得以差评为理由随意扣钱了,网约车司机权益保障进入地方实质性落实阶段。

近日,深圳市出台《关于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的决定》,用十条具体措施为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撑起“保护伞”。其中明确提到,企业应当依法履行用工主体责任,明确与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用工关系,平台不得再以差评为由随意扣减司机收入。

长期以来,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面临着诸多困扰。乘客一个不经意的差评,可能就让司机白跑好几单;算法不断优化推送订单,却让司机的休息时间被挤压;虽然每天都在路上奔波,却很难享受到传统劳动者的社保保障。

深圳的这份《决定》精准地击中了这些痛点。它明确要求平台企业明确与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用工关系,平台企业不得制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算法规则,要合理确定劳动定额,保障司机的休息时间。

更关键的是,规定平台不能简单以差评扣减报酬,这相当于给司机们吃了一颗“定心丸”。毕竟,服务行业难免会遇到各种情况,如果仅凭单方面评价就处罚司机,确实有失公平。

而且,《决定》鼓励企业为符合条件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缴纳单项工伤保险费,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社会保险补贴,购买人身意外险、雇主责任险、第三者责任险等商业保险,这些举措就像为司机系上了“安全带”。

除此之外,在职业发展上,《决定》提出要完善技能提升等支撑措施,这意味着司机未来不仅能开好车,还可能获得更多职业发展的机会。

这些规定从制度层面约束平台企业行为,帮助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保障自身权益,也标志着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从“纸上谈兵”进入了“真刀真枪”的落实阶段。它构建了一个多方协同的保障体系,明确了平台、政府、群团组织等各方的责任,就像织就了一张安全网,让司机能够更安心地工作。

从2021年7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7部门共同印发《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国家层面第一次出台系统规定新业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的政策性文件,到如今已经近四年。

这几年,网约车行业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地对网约车司机权益保障问题也不断加大重视。可以说,今后网约车司机不会没人管了,也将有更多来自官方的福利和保障。深圳带了头,未来势必会有更多地方跟进。我们也将密切关注各地政策变化,为大家带来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