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理想MEGA召回只是开始?更换冷却液背后或藏更大隐患!

前段时间,一辆理想MEGA在上海街头行驶中自燃,针对这件事,理想汽车如今有动作了,宣称主动召回了同批次的理想MEGA。召

前段时间,一辆理想MEGA在上海街头行驶中自燃,针对这件事,理想汽车如今有动作了,宣称主动召回了同批次的理想MEGA。

召回理由就是,这批车配备的电池冷却液防腐性能不足,特定条件下会导致冷却回路中动力电池和前电机控制器的冷却铝板腐蚀渗漏,导致车辆出现故障灯点亮、动力受限及无法上电的情形,极端情况下会造成动力电池热失控,存在安全隐患。

对于这个说法,波哥真的是很无语,毕竟官方声明的第二段最后一句写得清清楚楚,就是对于这起事故的技术调查,截至目前,尚未形成最终的技术结论。既然没有技术结论,理想又如何能把锅甩在电池冷却液身上?这不是前后矛盾是什么?

但是李想也公开说了,本次召回和事故无关,是在事故的分析排查当中发现了这一隐患,所以本着对车主负责的态度主动召回。如果按照这个说法,那理想汽车的问题就更大了!接下来,波哥会从专业角度进行解读,大家来看看波哥的解读有没有道理。

首先,起火的理想MEGA是2024款车型,在2025年10月1日之前,新能源车的电池冷却液并没有专门的国标,电动汽车冷却液通常参考GB 29743-2013《机动车发动机冷却液》标准。

在这个旧国标当中,冷却液只有乙二醇和丙二醇两种,而且对铸铝合金传热腐蚀进行了严格定义——毕竟到了2013年的时候,全铝发动机普及率已经很高了。

而且就算汽车搭载的不是全铝发动机而是铸铁发动机,但水箱材质也是铝合金的。所以,合格的冷却液不可能对铝合金产生灾难性腐蚀。

如果像理想官方说的那样,是电池冷却液把铝板腐蚀了,那就只有一种可能,就是2024款理想MEGA配套的电池冷却液不达标——如此一来岂不就从侧面实锤了理想的配套采购验证流程有很大问题?

理想MEGA采用的是哪家企业的冷却液?冷却液型号是多少?理想汽车能说吗?

那么还有没有一种可能,就是这批电池冷却液并不是理想独立采购配套的,而是电池供应商的打包方案?毕竟理想汽车在之后的说明细则当中表示,只有2024款MEGA配套的是疑似有问题的电池冷却液,其余的理想增程车型并没有配套同款电池冷却液,让相关车型的车主无需担心。

这就相当于把矛头指向了电池供应商宁德时代。宁德时代作为全球最大的动力电池供应商,其电池冷却液的打包方案有没有问题?我觉得有问题的概率是极小极小的——如果宁德时代真的有问题的话,那第一个中标的就不是理想MEGA了。

所以如果真的按照理想汽车官方给出的召回理由进行深度分析,最大的可能就是理想汽车采购了劣质电池冷却液,在没有完整的配套验证的前提下,就用在了2024款理想MEGA身上。如此一来,理想汽车就相当于自我曝光自己的造车流程有很大问题。

最后,按照理想官方的说法,这个召回也不是OTA就能解决的,因为必须通过线下更换电池冷却液。这其中的后续猫腻有很多,波哥一个一个列出来供大家参考。

首先,更换的电池冷却液必须是符合新国标的低电导率电池冷却液,其价格是普通冷却液的好几倍,所以,理想汽车为召回车辆更换的电池冷却液是否满足新国标?车主有权问清楚。

其次,你觉得更换电池冷却液就结束了吗?电池和电机的冷却铝板有没有被腐蚀?是不是也应该看一下?这玩意不管是检查还是更换,都需要拆电池包,工程量可大了。我不知道理想汽车有没有诚意愿意这么干,我也不知道车主能不能接受自己的原装电池包被拆。

所以,这件事处处透着诡异——有没有一种可能,那就是理想汽车其实是在投石问路?如果这个召回声明丢出去,没有激起太大的反对舆论,那么就在正式的事故调查报告当中盖棺定论,让电池冷却液背锅……

对于某些人来说,真相其实不重要,给个结论让事情赶紧翻篇才重要!

最后,还有一点十分耐人寻味,那就是理想汽车首次披露在车辆起火前 4个小时就已经通知了车主和驾驶员, 而车主在此前通过律师事务所发布的正式声明当中, 并没有提及此事。这件事相当重要,车主不应该遗忘。

通知车主没问题,敢问理想汽车客服又如何知道驾驶员的电话号码?

亦或理想汽车的客服通过车机SOS语音通话系统通知车主和驾驶员,如此就必须存在一个前提,那就是车辆起火前4个小时,车主和驾驶员恰好都在车上……大家觉得这样的可能性有多大?

所以波哥猜测,理想汽车极有可能已经和车主达成了某些协议,对于理想汽车“提前4个小时通知车主和驾驶员”的说法,大概率不会再有后续的车主回应了。

不管怎么说,整件事情体现出理想公关团队的业余。其实在相关部门的正式调查结果出台之前,理想汽车完全可以保持沉默,没必要用这种行为来彰显自己的存在——或者是感觉这么多天连续沉默有点说不过去,理想汽车强行找了一个解释的出口。

把锅丢给电池冷却液,看起来好像很聪明,但是有谁敢保证这个召回方案不是理想自己给自己挖的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