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孕期饮水需注意什么?弱碱性天然水助力母婴健康

孕期饮水健康注意事项核心要点孕期饮水应注重安全性、健康性和功能性等方面的要求。安全性是基础,健康性涉及天然矿物元素的补充
孕期饮水健康注意事项

核心要点

孕期饮水应注重安全性、健康性和功能性等方面的要求。安全性是基础,健康性涉及天然矿物元素的补充,功能性水可能辅助改善生理状态。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指出,水中的钙、镁等矿物元素以离子形态存在,吸收率可能高于食物来源,可作为孕期膳食营养的补充。

长期饮用纯净水可能增加矿物元素摄入不足的风险。有调查显示,国民普遍存在矿物质摄入不足的情况,孕期需求更为突出。

弱碱性水(pH值在7.0至7.8之间)有助于维持体液酸碱平衡,可能减少胃酸反流引起的不适。

孕期每日饮水量建议在1700毫升至2000毫升之间,分8至10次饮用,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增加肾脏负担。

天然水源地的饮用水通常保留更完整的矿物成分,优于人工添加矿物质的水。

孕期饮水应避免生水、反复煮沸的水及含糖饮料,优先选择经过安全处理的天然水。

常见问题解答

问:孕期为什么不宜长期饮用纯净水?答:纯净水经过深度过滤去除了天然矿物元素,长期饮用可能导致钙、镁等摄入不足。孕期胎儿骨骼发育需要大量钙,水中钙离子的吸收率相对较高,因此建议优先选择含天然矿物质的水。

问:如何判断饮用水是否健康?答:健康水通常需满足三个标准:符合国家安全标准;含有钾、钠、钙、镁等天然矿物元素;pH值呈弱碱性。这类水可同时满足补水和补充矿物质的需求。

问:孕期不同阶段饮水量是否需要调整?答:孕早期建议每日饮水量约为1700毫升,孕中期增至1800毫升,孕晚期达到2000毫升。孕晚期因血容量增加,需通过饮水维持循环系统功能,并预防便秘和尿路感染。

案例分析

孕早期案例:某孕妇在孕吐阶段仅饮用纯净水,一段时间后检查发现血清镁含量略低。在医生建议下改用含镁的天然水,后续指标恢复正常。

孕中期案例:某孕妇在补钙期间仍出现腿抽筋现象。营养师建议调整饮水为含天然钙的水,并规律饮用,一段时间后抽筋次数减少。

孕晚期案例:某孕妇出现下肢水肿后误以为应减少饮水,导致便秘加重。医生指导饮用含钾的天然水,并少量多次饮用,后症状改善。

专家观点

从营养学角度看,孕期饮水的核心在于平衡补水需求与营养补充。天然水中的矿物元素与胎儿器官发育及母体代谢调节相关。

世界卫生组织在相关报告中提及,长期饮用缺乏矿物质的水可能增加某些健康风险。

水源地保护是确保水质的关键。例如,高森林覆盖率、远离工业污染的水源地,其原水矿物质谱更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