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电力系统也有“AI哨兵”!安徽智控平台月均数十万次操作实时监管

月均数十万次键鼠操作、逾八千条数据下载行为置于实时监管之下,一场作业安全管理的静默革命正在安徽电网悄然进行。2025年1

月均数十万次键鼠操作、逾八千条数据下载行为置于实时监管之下,一场作业安全管理的静默革命正在安徽电网悄然进行。

2025年10月,国网安徽电力公司信息作业数字化管控平台精准识别并阻断了一起服务器远程跳转数据库下载数据的高风险操作。这是该平台自2024年6月投入使用以来,成功拦截的第2000余起高危命令之一。

在电网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浪潮下,安徽电力创新构建的信息作业数智管控体系,正推动传统安全监管模式发生根本性变革。该体系汇聚7套系统、14类作业数据,构建起一张具有超强核心防护能力的监管“天网”。

 

01 三级监管体系:从分散管理到统一管控

国网安徽电力深刻认识到,信息作业安全管控必须从源头抓起。2023年初,安徽电力便开始布局数字化管控体系,按照PMS3.0顶层设计和生产管控功能建设指引,打造了全天候全地域覆盖的电网运行和业务管控平台。

平台整合了“统筹监管、执行监督、现场落实”的三级力量,确保安全管理的标准统一与步调一致。这种垂直贯通的管理模式,彻底改变了以往信息作业监管条块分割、协同不畅的局面。

在平台设计中,安徽电力注重电子身份识别和作业授权控制机制,设置数字化现场的电子围栏,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员操作运行设备。这一设计在2025年10月的高风险操作阻断事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平台的应用改变了生产管控业务的工作模式。正如国网安徽电力生产管控中心负责人所言:“平台提供了统一、及时、准确的生产信息获取渠道,极大地缩短了业务流程,为班组减轻了负担,同时助力工作效率提升。”

02 AI智能督察:从“人防”到“技防”的跨越

安徽电力信息作业数字化管控平台最具革命性的创新在于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平台依托“光明电力大模型”,构建了AI智能督察系统,能够精准识别检修、运维、数据下载等环节中的29类违规违章行为。

这一系统的突出特点是其前瞻性预警能力。平台利用数据挖掘和人工智能技术,对作业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和智能研判,自动识别和阻断违规操作。这种主动防御机制将安全管理从“事后响应”向“事前预防”转变。

在技术实现上,平台采用远程同步复现技术,将作业现场转化为数字化场景,实现对信息作业操作终端的实时、动态、全息监控。通过构建现场作业安全监督专家规则库,对作业现场实现智能监督与违章警告。

典型违章行为识别准确率达97%,这一数据展现了AI智能督察系统的高精度监管能力。系统不仅能够识别违规行为,还能通过对作业数据的深度分析,快速追踪人员的操作行为,为安全管理决策提供第一手现场数据。

03 数据画像应用:从经验判断到精准决策

安徽电力管控平台的另一大亮点是数据画像系统的应用。平台利用大数据分析,为97支队伍、1972名人员、259套系统、8156台设备绘制安全画像,精准定位高风险对象与脆弱环节。

这种精细化的数据管理方式,使安全管理从传统的“一刀切”转变为差异化精准防控。平台建立的工作量评估模型,能够客观衡量个人与团队在检修、运维、建设中的有效工时,为风险防控、合规管理和履职监督提供坚实数据支撑。

数据画像的应用不仅体现在安全管控上,也优化了资源配置。类似的数智化应用在安徽电力的配电网不停电作业管控中也已显现成效,该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全省320支作业队伍、563台特种车辆状态,智能匹配故障点位与资源分布,自动生成最优调配方案。

截至2025年10月,安徽电力信息作业数字化管控平台已对月均数十万次键鼠操作、8万余条数据下载、200余次检修实施智能督查,实时阻断高危命令逾2000起,实现信息系统故障秒级回溯,异常事件同比下降40%。

这一管控体系的成功建设,为国家电网乃至全国能源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它展示了一种新型的电力信息作业安全管理模式,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奠定了坚实基础。

数字赋能,智引未来。安徽电力的实践表明,数字化转型不仅是技术升级,更是管理理念和业务流程的深刻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