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30万尾鱼苗渭河“安家”

11月20日,西安市临潼区渭河流域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在渭河临潼新丰段南岸启动。活动现场,在工作人员与志愿者护送下,增氧

11月20日,西安市临潼区渭河流域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在渭河临潼新丰段南岸启动。

活动现场,在工作人员与志愿者护送下,增氧罐车内的鱼苗、鱼种通过塑料滑道游向渭河深处。

“本次向渭河放流草鱼、鲢鱼、鲤鱼等鱼苗、鱼种共计30万尾,规格均大于15公分。”据临潼区水产工作服务站高级工程师张平录介绍,此次增殖放流的鱼种有利于增加渭河水生生物的多样性,改善渭河水域的生态环境。

为保障放流成效,临潼区水产工作服务站采取严格苗种检疫筛选、全程增氧控温、点对点专车运输、架设缓冲放流滑道等措施,最大限度提升苗种成活率,确保放流成效。放流鱼苗经农业农村部门检疫检测合格,放流现场公证机构进行公证,确认合法有效,符合增殖放流条件。

据了解,近年来,临潼区坚持在渭河临潼段、秦岭北麓范围内水库等自然水域投放本地品种鱼苗,在修复渔业种群资源、改善水域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增殖放流还可以促进渔业增效和渔民增收,产生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十四五”期间,临潼区紧扣都市型特色现代农业产业方向,优化“两带三区四基地”农业产业布局,做强“粮食、蔬菜、奶畜”三大主导产业,培优“石榴、番茄制种、淡水养殖”三大特色产业。截至目前,全区水产养殖面积近5000亩,年水产品总量4200余吨,主要以鲤鱼、澳洲淡水龙虾、南美白对虾等产品为主,有养殖主体56家。

“近年来,我们连续开展增殖放流活动,旨在保护渭河流域及辖区水库生态环境,维护水生生物多样性,优化鱼类种群结构,改善水体生态功能,推动区域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临潼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增殖放流,将进一步增强公众对水生生物资源的保护意识,营造全社会保护水生野生动物的良好氛围,共同守护绿水青山,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记   者:王三合  罗文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