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全会将为中国未来五年发展定调,关系我们每个人的工作与生活
中共中央政治局9月29日召开会议,决定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召开。此次全会最受关注的议程,便是研究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十五五”时期作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这次全会的研究决定,将为中国未来五年的发展指明方向,也会直接影响我们每个人的就业、收入和日常生活。
01 会议背景:四中全会时间敲定,规划未来五年蓝图
根据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的决定,二十届四中全会原定于今年10月召开。9月29日的政治局会议最终确定了具体日期,即10月20日至23日。
此次四中全会的主要议程之一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并研究关于制定 “十五五”规划的建议。
会议指出,“十五五”规划建议稿在党内外一定范围内征求意见后,各方普遍认为建议稿准确把握了“十五五”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所处历史方位。
02 “十五五”规划:社会主义现代化关键期
“十五五”时期是我国发展进程中至关重要的五年。根据中共中央政治局的判断,这一时期将是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阶段。
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
但同时,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完整产业体系优势和丰富人才资源优势将更加彰显。
03 规划原则:六个“坚持”定调发展方向
根据9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透露的信息,“十五五”规划将遵循一系列重要原则。
这些原则包括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尊重人民主体地位,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同时,规划还将坚持高质量发展,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
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以及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强化底线思维,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
04 经济背景:当前形势与“十五五”衔接
“十五五”规划的研究制定,恰逢我国经济处于回升向好的关键时期。
今年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积极作为、攻坚克难,加紧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我国经济运行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主要经济指标表现良好,新质生产力积极发展,改革开放不断深化,重点领域风险有力有效防范化解,民生兜底保障进一步加强,我国经济展现强大活力和韧性。
同时,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依然面临不少风险挑战,需要正确把握形势,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用好发展机遇、潜力和优势,巩固拓展经济回升向好势头。
05 政策方向:宏观政策持续发力适时加力
为顺利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并为“十五五”规划实施奠定基础,中共中央政治局已明确了一系列政策方向。
宏观政策将持续发力、适时加力。具体包括落实落细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充分释放政策效应。
货币政策将保持流动性充裕,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行。用好各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加力支持科技创新、提振消费、小微企业、稳定外贸等。
同时,政策也将有效释放内需潜力,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在扩大商品消费的同时,培育服务消费新的增长点。
06 民生导向: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十五五”规划将延续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政策将突出就业优先政策导向,促进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
落实好惠民政策,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夯实“三农”基础,推动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价格保持在合理水平。
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加强安全生产和食品安全监管,全力做好防汛应急抢险救灾,保障迎峰度夏期间能源电力供应。
这次四中全会将确定中国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随着会议日期的临近,各方对“十五五”规划的内容充满期待。
规划不仅关乎国家发展大计,更连接着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一个更加繁荣、公平、安全的未来,正在不远的前方等待着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