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博士选择退学,背后是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主要源于学术压力、科研环境不理想、个人兴趣与职业规划错位以及对读博性价比的重新评估。
学术压力与科研环境是首要推手。部分实验室要求博士生长期熬夜甚至通宵工作,导致身心健康受损。例如,有博士生因实验室条件差,一次性手套等耗材需重复使用多次,接触有毒试剂后仍不更换,增加了健康风险。同时,导师指导不足或方向不适配也加剧了困境,有博士生反映导师课题设计存在漏洞,却仍要求学生执行,导致研究难以推进。
个人兴趣与职业规划的错位也是重要原因。一些博士生在入学后发现对研究方向缺乏热情,仅因高考分数或就业压力选择专业,导致科研动力不足。例如,有博士生坦言自己并不喜欢研究内容,仅因专业收分高而选择,最终因缺乏热情而退学。
对读博性价比的重新评估则反映了社会观念的变化。随着博士扩招,学历贬值现象显现,有观点称2024年、2025年为“博士学历断崖式贬值元年”。博士毕业年龄偏大,就业预期与现实存在差距,且读博期间经济补贴有限,家境一般的博士生可能面临经济焦虑。此外,读博耗时过长,毕业后与同龄人的职业发展差距拉大,也促使部分人选择及时止损。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