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幅伟人书法作品一上眼,就满满的沧桑感,这种沧桑感,相信,对你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的。这更是一种厚重的历史,看到这样的字迹,心里忐忑不安,让人浮想联翩。这里的字迹,更是“天花板”般的存在,每一个字,既有稳重性,又有灵动性,稳重透着姿态之美。
不仅如此,字形上的特点,十分特别,而这里的每一个字,还有着一种扛肩效果,无论尤其是左右结构的字迹,最为明显。不过,对于上下结构的字迹,特点也是非常特别的,突出了一种平正的姿态,这种姿态,相信,对你来说,也会有触动的。而长撇笔,写得十分干练,利落,最为主要的是,这个撇笔,在收笔上,却是一种戛然而止的状态。
细心的朋友,也会发现这样的一个特点,那就是上面的字迹,主要突出了一种行楷书的状态,将这种端庄大气感,表现得比较完美。更加让人意外的是,伟人的行楷书,不仅功夫深厚,而且对颜真卿楷书的驾驭能力,非常了得,堪称精妙之作,而这幅为题字作品,就是最为典型的代表,相信,你看到后,也会有一种肃然起敬的感觉。
这幅作品,虽然仅仅只有14个字,内容是这样的“百年大小枯荣事,过眼浑如一梦中”,这14个字,每一个字,都是精妙般的存在,也是经典的存在,将颜楷的气象表现的淋漓尽致,堪称完美。
开篇 “百” 字尽显特点,撇笔由横转折而下,刚强且线条细劲。此字将转籀笔意发挥到极致。“枯” 字结构独到,左右结构两部分上部在同一水平线,颠覆审美。其竖钩笔画有隶书笔意,楷书中融合隶书笔意,十分独特。
这里最有个性的字迹,那就是“百”字,这个“百”字,与众不同,尤其是转折之笔,表现出一种方笔的效果,其转折之笔,将这种方峻的状态感,表现的十分完美,也最完美地表现的欧楷的笔意,并且,走出了一条融合之路。而下面的字迹,突出了一种行云流水的状态,表现得非常灵动,非常富有姿态,相信,你看到后,也会倍感惊艳的。
不知你有无这种感受,个别点画处理突出章草笔意,像捺笔收笔很萧散,“过”“眼” 字更明显。作品用行书书写,更显独到。一幅作品中重复字迹要有变化,这是书法的道理。最后 “中” 字有篆书笔意,可见其楷书能诸体融合,有清新面貌 。
看到这幅题字后,你会感觉,伟人书法水平非同一般,不仅传统功夫深厚,而且还能够很巧妙地融合时代特点,写出不拘一格的新面貌。
在此,我们也感谢朋友们的一路陪伴,相信,只要关注笔者的朋友,今年想不发财都不容易,记得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哟。
也希望朋友们能够分享更多,更加优质的内容,为进一步弘扬红色文化,树立书坛正能量,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书法不仅是一种技法,而且还是一种文化素养的题写。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