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真实城市终于判定完毕!
“真实”城市是什么?不掺杂行政区划因素,只看自然状态下,实际建成区所形成的城市!是地理意义上和实际意义上的城市,不是区划意义上的城市!关于真实城市系列的意义、判定规则,请参见规则篇:
经判定统计,全国共有真实城市2250座。其中超大城市12座,特大城市16座,Ⅰ型大城市10座,Ⅱ型大城市80座,中等城市148座,Ⅰ型小城市498座,Ⅱ型小城市1486座。
若以人口数量描述,即全国人口超过1000万人的真实城市12座,超过500万人的28座,超过300万人的38座,超过100万人的118座,超过50万人的266座,超过20万人的764座。
以上就是在不考虑区划因素时,我国真实的城市人口级别规模分布。城市级别从大到小,城市数量按比例规律增加。各级城市共同构成了我国的城市体系网。
唯一一个不成比例的级别是Ⅰ型大城市(人口300-500万),处于此级别的城市全国只有10座,明显偏少。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省会效应,大多数省会因为对本省人口吸引力强,聚集的人口普遍超过500万,晋升特大城市级别;而省内的第二城市,又难以突破300万人口的门槛,人口规模低于省会两个级别,最终造成Ⅰ型大城市数量的缺失。
同时,这里也可以破除,关于我国城市规模,一般人常见的两个错误观念:
一个是过高估计我国城市的人口。许多人觉得国外某知名城市人口100万,就说只不过相当于国内的县城。这就是不区分广域市和狭域市,口径不一造成的错误。事实上,我国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有118个,平均每省只有约4个。最基本的人口规模如果都按错的算,引申开来的推理和结论就都是错的。
另一个是有人说我国大城市多,小城市数量不足,头重脚轻。事实上按现行分类方法,我国有近2000个小城市,分布普遍、广泛、充足。造成这一误解的原因很简单,被行政区划所迷惑,只算县级市,不把县城当城市,不把大镇当城市。很多企业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他们深入打进了这2000个小城市的内部。积少成多。可不要低估这些小城市的消费力,不要小觑所谓的“下沉市场”。

分省真实城市详见以下表格:
































欢迎继续关注!本号:冲之星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