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泰国军事代表团对成都飞机工业集团的访问引发了广泛关注。尽管泰国此前曾考虑引进中国的歼-10CE战斗机,但此次访问的重点却聚焦于“翼龙II”侦察攻击无人机。这一动向显示,泰国可能正将国防现代化的重心转向无人机领域,而成飞有望借此进一步开拓东南亚市场。

翼龙II无人机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成飞,研发的一款中空长航时察打一体无人机,具备强大的侦察和打击能力。其续航时间可达20小时,最大飞行高度9000米,能够携带反坦克导弹、精确制导炸弹等多种武器,有效载荷达480公斤。此外,翼龙II的成本远低于西方同类产品,单价仅为100万至200万美元,成为许多发展中国家提升军事实力的理想选择。
泰国近年来致力于加强无人作战能力,尤其是高精度侦察和打击任务。目前,泰国军队主要装备以色列制造的侦察无人机,但缺乏具备攻击能力的先进无人机。翼龙II型的引进将填补这一空白,帮助泰国监控广阔的陆地和海上边界,打击南部边境的叛乱活动、非法捕鱼等威胁。

此外,泰国与中国在防务领域的合作日益深化。自2014年以来,泰国已从中国引进了VT-4主战坦克、VN-1步兵战车、登陆舰和潜艇等多款装备。如果此次无人机采购达成协议,将进一步巩固中泰战略合作关系,并为未来在无人机零部件制造、培训等领域的合作铺平道路。
如果泰国成功引进翼龙II无人机,将成为东南亚地区少数拥有先进攻击无人机的国家之一,显著提升其在区域内的军事影响力。此举还可能引发连锁反应,促使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邻国,重新评估自身的无人机发展战略,进一步推动东南亚地区的军备竞赛。对柬埔寨而言,翼龙II所带来的威胁也是非常大的,需要加强自身防空力量的建设。

从地缘政治角度来看,泰国选择中国无人机也反映了它在国防采购中的务实策略,在保持与美国传统盟友关系的同时,深化与中国的军事合作。这种“向东转”的趋势,凸显了东南亚国家在武器采购中更加注重成本、自主性和战略中立性。
对成飞而言,泰国的采购意向无疑是一个利好消息。翼龙系列无人机已出口至沙特阿拉伯、阿联酋、巴基斯坦等多个国家,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若成功打入泰国市场,将进一步巩固中国在全球无人机市场的地位,并为成飞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
不过,此次交易仍面临一些挑战,包括泰国的预算审批、无人机与现有西方装备的兼容性,以及数据安全等问题。但鉴于泰国此前在中国装备引进方面的成功经验,这些障碍有望得到克服。

泰国对翼龙II型无人机的兴趣,不仅体现了它在国防现代化中的务实选择,也折射出东南亚地区军事平衡的微妙变化。对成飞来说,这是一次重要的商业机遇;对中国而言,则是一次深化区域防务合作、展示高端装备出口实力的好机会。无论最终协议是否达成,这一动向都再次证明,中国无人机正成为全球防务市场中不可忽视的力量。
好,今天的话题就谈到这,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