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品读中国书法名家——郭守仁

郭守仁,男,山东莒县人,国家一级书法师。先后毕业于海军政治学院、海军指挥学院,海军战略研究生,海军大校军衔,多次执行出国

郭守仁,男,山东莒县人,国家一级书法师。

先后毕业于海军政治学院、海军指挥学院,海军战略研究生,海军大校军衔,多次执行出国访问、军事演习和战备执勤等重大任务,航行里程绕地球三圈多,被评为海军优秀师级指挥员。著有《中国驱逐舰在海外》、《中国海军环球行》、《海情山韵》等三部书,在各类报刊上发表文章160多万字。

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山东作家协会会员,青岛市摄影家协会会员,青岛北部画院顾问,青岛兵学智慧研究院院长。

多次参加全国各类书法大赛并获特别金奖、金奖、一等奖等。楷隶草《春江花月夜》和《毛泽东沁园春雪》先后被国家博物馆和人民大会堂收藏。中国国家新闻网、凤凰网、今日头条等27家媒体宣传报道,其书法作品入编建党100周年《百年百家》作品集,中央电视台文化强国栏目授予杰出艺术家优秀人才荣誉称号。出版《郭守仁书法作品集》。曾担任CCTV梦想中国全国中老年文艺盛典书画大赛青岛赛区评委。

墨韵通神,书道臻境——论郭守仁先生书法艺术之美

中国书法,作为承载中华文化精神的独特艺术形式,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郭守仁先生的书法作品,无疑是当代书坛中一抹亮丽的色彩,其笔墨间蕴含着深厚的传统底蕴与独特的艺术个性,值得我们深入探究与品味。其用笔灵动多变,时而沉稳厚重,力透纸背;时而轻盈飘逸,如行云流水。线条的粗细、干湿、浓淡变化丰富,使得每一幅作品都充满了节奏感与生命力。在结构上,他善于打破常规,于平稳中求变化,通过对字形的巧妙夸张与变形,营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既不脱离汉字的基本形态,又给人以新颖别致之感。

郭守仁先生的书法,不仅仅是线条与结构的组合,更是一种精神的流露。章法布局更是独具匠心,或疏密得当,或错落有致,或浑然一体,将书法的形式美发挥到了极致。如多幅作品中,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相互呼应,顾盼生姿,整体气息贯通,展现出一种和谐统一的艺术境界。这种个性风格的形成,是郭守仁先生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的结果,也是他艺术修养与审美追求的集中体现。

观郭守仁先生隶书作品,笔画蚕头燕尾,波磔分明,尽显汉隶的雄浑大气与古朴韵味。每一笔画的起承转合,都精准地把握了隶书的笔法特征,结构上更是严整有序,既保留了汉隶的典型风貌,又融入了自身对线条质感与空间布局的理解,使作品在传统的框架内焕发出新的生机。

郭守仁先生于书法诸体皆有涉猎,且各臻妙境。观其隶书作品,如开篇那幅长卷,取法汉隶之端庄古朴,又融己意。笔画波磔灵动,似汉简之率性,却又不失碑刻之沉厚。结字方正中见奇崛,疏密得宜,将汉隶“蚕头燕尾”的典型特征,化作富有韵律的线条舞蹈,既存古隶之魂,又展今人之思,于规整中透出活泼,让古老隶书焕发现代审美意趣。

行草则是郭守仁先生抒情达意的绝佳载体。其行笔流畅自然,笔势连绵。线条或疾或缓,墨色浓淡干湿相生,如行云流水,气韵贯通。字与字、行与行之间,顾盼呼应,充满节奏感与韵律美。将行书的灵动与草书的纵逸相融合,既具行书的可读可赏,又有草书的奔涌豪情,把书法的抒情性与艺术性推向高潮,展现出先生在笔墨驾驭与情感抒发上的高超造诣。

郭守仁先生用笔简朴,体势方严。章法能于空间构成之中,将字内与字外之对比关系进行艺术强化,细微处颇见大小、松紧、疏密之匠心,而又能统一于整体之内,紧凑浑成,不滞不闷,可见视角之独特,别开生面。然仍须留意者:外化形式不可过度,要在自然天成中寻得;用笔稍显单调,要于沉雄迟涩里锤炼笔墨内韵。

细品郭守仁先生隶书,结体匀称方整,笔法灵动不失庄重。笔墨似琢石,借速度摩擦之力,营造出力透纸背、饱满圆融的审美意境。将其作品悬于厅堂,仿若置身汉代,古朴文化气息扑面而来,不仅是书法艺术的精妙呈现,更是蕴含深厚文化格局、陶冶身心的珍品,极具收藏价值。

郭守仁先生的书法章法浑然天成,疏密、收放、聚散等艺术处理手法运用得自然流畅。用笔朴实无华却内韵十足,行笔轻松自如,轻重、疾徐变化多端。字形结构尽显汉代摩崖刻石隶书的特质,于平实之中暗藏奇趣,实现了单字与通篇章法的完美结合,创作感强烈。

郭守仁先生的书法艺术,是传统与现代、技法与精神、形式与内容的有机统一。他以毕生对书法的热爱与钻研,在墨海笔山中探寻,为我们呈现出一幅幅气韵生动、意境深远的佳作。其书法不仅是个人艺术追求的结晶,更是中华文化长河中,一朵璀璨的浪花,昭示着传统书法艺术在当代仍有着强大的生命力与无穷的魅力,也激励着后来者在书法艺术的道路上,不忘初心,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