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黛眉山上,藏着岁月的温柔答案

晨光刚漫过黛眉山的山脊,石阶上便已有了零星的身影——提着保温杯、揣着折叠凳的叔叔阿姨们,正循着草木的清香缓缓向上。他们的

晨光刚漫过黛眉山的山脊,石阶上便已有了零星的身影——提着保温杯、揣着折叠凳的叔叔阿姨们,正循着草木的清香缓缓向上。他们的脚步不疾不徐,不像年轻人那样追逐打卡的匆忙,更像是在赴一场与岁月的约定。这座矗立在洛阳城外的山,为何总能让中老年人驻足流连?答案,或许就藏在山间每一缕风、每一块石里。

最爱看他们在春日的杜鹃花丛前驻足的模样。粉的、紫的杜鹃缀满枝头,风一吹便簌簌落在肩头,阿姨们会轻轻拾起一瓣,小心翼翼夹进随身的笔记本里,眼角的笑纹里盛着细碎的光:“年轻时哪有心思看这些,如今才懂,花开得慢,才更教人珍惜。”她们会互相帮着拍照,不追求滤镜里的精致,只愿把自己和漫山春天一同装进相框——那是历经半生烟火后,重新找回的对细微美好的热爱。

到了盛夏,高山草甸成了他们的“秘密花园”。木栈道旁的长椅上,总有几位叔叔围坐在一起,泡上一壶热茶,聊起年轻时的工作、孩子的成长,话题像草甸上的蒲公英,轻轻一扬就飘得很远。偶尔有风吹过,带着青草的气息掠过耳畔,他们会停下话头,静静望着远处蜿蜒的黄河,任凭思绪随着河水漫向远方。不用赶行程,不用抢时间,在这里,连时光都放慢了脚步,恰好容得下他们慢慢回忆、细细品味。

更让他们牵挂的,是山间那些藏着故事的角落。在商汤庙的古碑前,头发花白的爷爷会凑得很近,一字一句读着碑上的文字,仿佛在与千年前的古人对话。“你看这字,历经这么多年还清晰,就像有些道理,再过多少年都不过时。”他们或许不懂专业的考古知识,却能从斑驳的痕迹里,读出岁月的厚重,想起自己人生里那些踏实走过的脚印。

夕阳西下时,他们会提着装满野趣的口袋——几颗野酸枣、一片枫叶标本,沿着石阶慢慢下山。晚风里飘着他们的笑声,混着草木的清香,成了黛眉山醉温柔的底色。原来黛眉山吸引他们的,从不是惊艳的奇观,而是这里能容得下他们的脚步,能装得下他们的回忆,能让他们在喧嚣的世界里,找到一处可以安心放慢节奏、与岁月温柔相处的角落。这,便是中老年人对黛眉山醉深的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