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王教授一行赴燕园资源科技集团交流,共探产教融合新路径

【产学研视点】王教授一行赴燕园资源科技集团交流,共探产教融合新路径产教融合是打通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关键纽带

【产学研视点】王教授一行赴燕园资源科技集团交流,共探产教融合新路径

产教融合是打通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关键纽带。近日,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水工分会副会长、中国电子企业协会标委会副主任、产学研视点-工大王建省教授一行走进北京燕园资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与集团总裁陈树军等核心管理层聚焦产教融合落地、集成电路学院建设及学科发展等关键议题,展开深度对话。

聚焦核心议题,锚定合作方向

此次交流以“资源互补、协同发展”为原则,精准对接双方需求。王建省教授团队带来专委会联动高校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方面的经验与思路,燕园资源科技集团结合产业实践,提出集成电路领域的人才缺口与技术升级需求。

双方重点围绕产教融合模式创新展开探讨。一致认为,高校需紧扣产业需求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企业应深度参与课程设计、实践教学等环节,通过共建实习基地、联合开展项目研发,实现教育与产业同频共振。

集成电路学院建设与学科发展成为交流焦点。随着集成电路产业快速发展,高端人才供给不足、学科建设与产业脱节等问题日益凸显。双方就学院师资建设、课程体系设置、科研平台搭建等具体问题交换意见,达成“高校出智、企业出资”的共建思路。

企业硬实力:依托北大资源,深耕集成电路领域

北京燕园资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源于其与北京大学集成电路学院的深度绑定。依托北大在集成电路领域的学科优势、科研资源及人才储备,集团构建起从学科建设支撑到产业应用转化的全方位合作体系。

北京大学集成电路学院的前身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由黄昆先生领衔在北京大学创办的“五校联合半导体专门化”,是我国半导体科学技术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发源地。北京大学于1970年建立了半导体专业,1978年正式建立微电子专业,2020年设立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科;2021年,为响应国家号召、服务国家战略,推动我国集成电路学科发展,北京大学成立了集成电路学院。

这种“高校+企业”的合作模式,既为北大集成电路学院提供了产业实践场景,加速科研成果落地;也让集团在技术研发、人才储备上获得持续支撑,形成独特的产业竞争优势。此次与王建省教授团队的交流,正是基于这一合作基础的进一步拓展。

产学研协同,激活创新动能

集成电路产业是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也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其发展离不开高校的人才培养、科研突破,需要企业的市场洞察、资源整合能力。

王建省教授一行的访问,为高校与企业搭建起新的沟通桥梁。通过交流,双方明确了产教融合、学院建设等方面的合作方向,为后续资源对接、项目落地奠定基础。这种“高校科研+企业实践”的协同模式,有效破解集成电路领域人才供需矛盾,推动学科建设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

随着双方合作的逐步深化,有望形成“人才培养-科研创新-产业应用”的良性闭环,为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为产学研协同发展提供可借鉴的实践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