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李纨在知道秦可卿给王熙凤托梦之后,她下了一盘大棋,令人咂舌

人生总有不期而遇的温暖,希望我的文字能够温暖你的心。记得点击“关注”我哦!01王熙凤透露在秦可卿死后,她给王熙凤托梦说到

人生总有不期而遇的温暖,希望我的文字能够温暖你的心。记得点击“关注”我哦!

01王熙凤透露

在秦可卿死后,她给王熙凤托梦说到两件事情。

秦氏道:“趁今日富贵,将祖茔附近多置田庄、房舍、地亩,以备祭祀供给之费皆出自此处,将家塾亦设于此。合同族中长幼,大家定了则例,日后按房掌管这一年的地亩钱粮、祭祀供给之事。如此周流,又无争竞,也没有典卖诸弊。便是有罪,己物可以入官,这祭祀产业连官也不入的。便败落下来,子孙回家读书务农,也有个退步,祭祀又可永继。若目今以为荣华不绝,不思后日,终非长策。眼见不日又有一件非常的喜事,真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要知道,也不过是瞬息的繁华、一时的欢乐,万不可忘了那‘盛筵必散’的俗语。若不早为后虑,只恐后悔无益了!”

秦可卿说到贾家的后路和一件喜事,具体这件喜事是什么,秦可卿并没有泄露。

但是从后续元春省亲来看,正是这件喜事。

但是王熙凤并没有听进去秦可卿的建议。

素日王熙凤与李纨来往密切,她在空闲时间经常会找李纨说话,难免会把这个梦透露给李纨。

不止是李纨,甚至平儿,贾琏应该都知道这个梦。

只不过当时的贾家还是一个富贵温柔乡,而王熙凤也并没有想到贾家会衰落的如此之快,她可能会认为秦可卿生前就是一个爱操心的人,所以才导致生病,如今她的话根本没有什么意义。

甚至在王熙凤心里会认为秦可卿的建议多此一举。

02有心人听进去了

李纨是个有心人,她出身于书香门第,父亲曾任国子监祭酒。

自幼她接受了良好教育的熏陶,家里又极重视礼教和学识,养成了她清净淡泊的性格,而且她节俭朴素,教育有方,内心又比较坚韧。

王熙凤向李纨说起秦可卿托梦的事情时,她正处于贾府权力的核心位置,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但是李纨母子却不是这样。

她作为贾珠的遗孀,身后并没有丈夫做靠山,唯有一个儿子将来可让她依靠。

不能忽视的是李纨的月例银子是贾府中最高的:

基础月例:作为大奶奶,每月20两银子

额外补贴:贾母特别恩准每月另加10两,合计30两

特殊待遇:逢年过节另有赏赐,儿子贾兰也有月例。

但是凤姐还说到一个事:“又给你园子地,各人取租子。年终分年例,你又是上上分儿。你娘儿们,主子奴才共总没十个人,吃的穿的仍旧是官中的。一年通共算起来,也有四五百银子。”

这说明李纨不仅月例银子最高,她还有田地,还能收租。

但是李纨的生活并不奢华,而且极其节俭低调。

她的钱难道都攒起来了?

03未雨绸缪

元春省亲时,李纨表现得非常淡定。

从凤姐管家到元春省亲,再到贾府子孙奢靡的生活,李纨都看在眼里,盘算在心里。

她在下一盘大棋。

因为她知道贾府的生活在走下坡路,未雨绸缪是最好的选择。

而秦可卿给凤姐托的那个梦引起了她的注意。

从一件喜事“元春省亲”的应验,李纨就开始着手准备以后的生活。

如何让儿子贾兰成器?

她搬进了稻香村,让贾兰远离贾府那些纨绔子弟,教育贾兰勤奋自律,让他准备科举,学习骑射和礼仪。

李纨一边对贾兰采取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培养模式,一边盘算在贾府衰落之后他们母子该如何生活。

因此李纨大概率是把自己积攒的钱投到买房置地的事情上。

只有买房子置地,将来贾府遭遇变故,他们母子才有活下去的根本。

而且贾兰以后要科考,也是需要钱的,李纨必须提前打算。

正是因为王熙凤给她说了秦可卿托梦的事情,所以李纨才行动起来,她把自己的时间大都花在了教育儿子和盘算后路上。

儿子是她以后生活的靠山,为了这个靠山她先要投入自己的金钱。

这些聪明如王熙凤都忽视的事情,李纨却做的非常好。

因此贾家抄家之后,李纨母子确实获得了良好的生活条件。

李纨的这些准备也是因为王夫人对他们的忽视,正是这些忽视让李纨特别没有安全感,只能自谋生路,自己盘算。

但王夫人对李纨母子的忽视,在现在看来却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啊!

不得不说,李纨的学识和能力在贾府是被忽视的,这可能和她低调不张扬的性格有关。

你觉得呢?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您的转发、点赞、留言就是对我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