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3500人+111万㎡园区:这家高新技术企业的化工安全数字化密码

在内蒙古乌达区,藏着一座国家级智能工厂——111万平方米的厂区、3500余名员工、年产38万吨BDO(1,4 - 丁二醇

在内蒙古乌达区,藏着一座国家级智能工厂——111万平方米的厂区、3500余名员工、年产38万吨BDO(1,4 - 丁二醇)。

作为智能制造的标杆企业,内蒙古东源科技集团全资子公司东景生物覆盖矿业、电力、化工等五大产业,既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也是自治区重点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

这样一座化工巨兽,“安全”与“效率”始终是绕不开的核心命题。

园区面积广、员工基数大、作业环节杂,传统安全管理模式的信息分散、审批繁琐、风险难追溯等难题如何攻克?如何用数字化手段筑牢安全防线、打通管理堵点?

东景生物联合信大科技给出了一份高分答卷。

一、项目背景:化工巨头的“安全+效率”双重挑战

东景生物的BDO一体化项目,属于高危化工生产场景,核心痛点集中在四点:

生产要素多:设备、人员、承包商、物料等信息分散,缺乏统一管理载体;

特殊作业险:高空、动火等特殊作业频繁,合规校验依赖人工,过程难以追溯;

人员管控难:3500余名员工+外部承包商流动,危险区域越界、应急搜救效率低;

合规压力大:需满足《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纸质台账整理繁琐、易出错。

传统“线下登记+人工审核+纸质归档”的模式,早已无法匹配项目的规模化运营需求,数字化转型成为必然选择。

二、项目目标:构建全链条数字化安全管理体系

围绕东景生物核心痛点,项目组确定三大核心目标:

打破信息孤岛

建立统一数据库,实现全生产要素安全信息集中管理;

安全提质增效

通过线上化、智能化手段,降低风险隐患,提升审批与管控效率;

合规+转型双达标

满足行业合规要求,完成纸质文书向电子数据的全面转化,落地数字化转型。

三、实施过程:四大模块筑牢数字化安全防线

聚焦“基础信息-特殊作业管理-人员定位-承包商管理”四大核心环节,信大科技团队助力东景生物分步落地数字化解决方案:

统一数据底座

整合设备、人员、资质、风险点等基础信息,搭建覆盖全生产要素的统一数据库,让安全管理“有据可查”;

特殊作业线上闭环

开发全流程线上操作模块,从预约、审批到执行,系统自动校验合规性,同时留存影像档案,实现“过程可追溯”;

黑科技定位护航

采用蓝牙技术部署人员定位系统,实时追踪人员位置,危险区域越界自动报警,紧急情况可快速搜救,让“安全看得见”;

东景生物中控中心

承包商全周期管理

建立承包商资质准入审核机制,同步关联培训记录与作业许可,实时追踪作业表现与进度,避免“资质脱节”、“过程失管”。

整个实施过程紧扣“实用、落地”原则,不搞形式化数字化,每一个模块都对应具体业务痛点。

四、成果与评估:安全、效率、合规三重突破

自2024年4月立项,经过连续8个月的不懈努力,2025年项目落地后,实现多维度价值跃升:

效率翻倍

特殊作业审批全线上化,流转效率较传统模式提升70%,告别“线下跑腿、反复沟通”;

安全升级

构建全要素数字化安全管理体系,关键设备数字化、智能化率由建设前的80%提高到了100%,智能监测预警让重大危险源失控风险大幅降低,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预防”;

合规无忧

系统自动生成符合《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电子台账,无需人工整理,合规率100%;

转型落地

建立全生命周期电子文档管理系统,安全许可证照、作业票证等纸质文书全面转化为结构化电子数据,彻底摆脱“纸质依赖”。

项目上线后向安环部门培训演示系统相关功能

如今,东景生物不仅筑牢了高危化工生产的安全防线,更成为自治区化工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标杆项目,多次被相关媒体报道。

这座化工厂巨兽有了属于自己的数字化铠甲。

东景生物中控中心

五、经验与反思:化工数字化转型的3个关键启示

痛点导向是核心

数字化不是“炫技”,而是要精准解决业务中的实际问题,比如用线上闭环解决审批慢,用定位技术解决人员管控难;

技术要适配场景

化工行业高危属性强,选择UWB定位、电子台账等技术时,需兼顾“稳定性”与“实用性”,避免技术与业务脱节;

全流程闭环很重要

从基础信息录入到作业执行、档案归档,数字化管理要覆盖 “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才能真正实现风险精准防控。

对于大型化工企业而言,数字化转型没有统一模板,紧扣“安全为基、效率为要、合规为纲”的核心逻辑,就能找到适合自身的落地路径。

如果您是大型化工企业管理者

也在规划2026年数字化安全管控平台的建设或升级

联系我们免费为您提供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