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5·7”空战火遍全网。
据巴基斯坦官方的通报,巴空军在5月7日,使用我国产的歼10C战斗机和PL15E远程空对空导弹,一举击落了印空军5架战斗机,而自身是毫发无损。
这个战果是瞬间震惊了全世界。

虽然印度官方对此百般抵赖,但是,连美国官方都承认巴空军的1架歼10C确实取得了“双杀”印机的战果。
不过,在我们为“巴铁”和歼10C骄傲的时候,会发现一个问题:按理说,我们北边的邻居~朝鲜和我国可是“血盟”之交,“铁”的程度要超过巴基斯坦。
而且,朝鲜的地缘政治更加恶劣。那么,我国却为什么没把歼10C卖给朝鲜来震慑美、韩、日呢?

踩雷就炸,“死亡双煞”
实际上,我国没有将歼10战机卖给朝鲜,与联合国有着莫大的关系。
2006年,朝鲜进行了核试验,这一举动,直接让联合国拉响了警报。
从那以后,联合国就制定了一系列制裁措施,把朝鲜罩得严严实实。

制裁清单里,对先进武器的限制写得清清楚楚,任何国家想给朝鲜卖高端武器,那就是公然违反联合国规定。
而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肩负着维护国际秩序的责任,要是把歼10C卖给朝鲜,就相当于带头破坏规则。
到时候,国际舆论的口水都能把中国淹没,在国际舞台上的公信力也会大打折扣。

而且,这还可能引发更严重的后果——核扩散。
毕竟,在东亚地区,日本和韩国一直对朝鲜保持高度警惕,要是中国给朝鲜提供先进武器,日韩两国肯定坐不住。
为了保证自身安全,他们很可能会铤而走险,寻求发展核武器。

一旦日本、韩国开始搞核武,整个东亚就成了“火药桶”,随时可能爆炸。
中国签署了《核不扩散条约》,就得以身作则,不能给美国等西方国家落下把柄,不然在国际事务中,说话都没底气。
所以,无论是从国际规则还是从地区安全角度看,卖歼10C给朝鲜,都是绝对行不通的。

买得起飞机,养不起“家”?
而且,就算没有制裁这道坎,朝鲜想买歼10C,也得好好算算账。
2025年,朝鲜国防预算占国家总预算的15.7%,分到空军手里的钱,可能也就10亿。
可歼10C单机成本就在4000万-1亿美元之间,这还只是飞机本身的价格,配套的导弹、零部件、维护设备,哪一样不要钱?买几架歼10C,空军的预算就直接见底了。

再说说技术方面的难题,朝鲜空军现在主力机型还是米格-29这些老装备,操作和维护体系都是苏联那一套。
歼10C作为中国的三代半战机,操作界面、航电系统和苏联战机完全不同。
让朝鲜飞行员从开米格-29突然换成歼10C,根本就无法在短时间内适应。

而且,培养一名合格的歼10C飞行员,需要大量的时间和资金投入,还要建立一套全新的维护体系,培训维修人员,这些都得花钱。
朝鲜本身经济条件有限,就算咬咬牙买了歼10C,后续也很难维持。
另外,朝鲜和俄罗斯关系也不错,2023年,两国签署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军事合作不断加深。

之前库尔斯克战役,朝鲜军队还参与其中,说不定就通过这种方式,从俄罗斯换取了一些技术和装备。
这也让朝鲜在军事装备方面,有了其他选择,不用非得盯着歼10C。
单打独斗?现代空战早就不玩这一套了!
现在的空战,早就不是两架飞机在空中拼机动性的时代了,打个比方,现代空战就像一场团队篮球比赛,光靠一个超级球星单打独斗可不行,得靠整个团队配合。

预警机就像是球队教练,能提前发现对手,指挥战机行动;电子战飞机负责干扰对手,打乱对方节奏;数据链则是球员之间的传球,让信息实时共享。
巴基斯坦买歼10C,可不是只买了几架飞机,背后是一整套“低配版”中国作战体系。
有了预警机的支援,歼10C能提前掌握敌方战机位置;电子战飞机干扰敌方雷达,让对方变成“睁眼瞎”。

这样一来,歼10C就能发挥出最大战斗力,在空战中占据优势。
反观印度,花大价钱买了法国“阵风”战机,结果在和巴基斯坦歼10C的对抗中,没占到便宜。
为啥?就是因为印度没有配套的作战体系,没有作战系统,“阵风”战机就像一个没有队友配合的超级球星,再厉害也难发挥全部实力。

同样的道理,朝鲜要是只买几架歼10C,没有预警机、电子战飞机等装备配合,就算歼10C性能再强,在空战中也会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搞不好还会被对手反制。
朝鲜想要用好歼10C,就得从零开始建立一套完整的作战网络,这可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
军售“私人订制”,兄弟也得分情况!
中国卖武器,可不是谁出价高就卖给谁,而是要看合不合适。

巴基斯坦和中国合作多年,从最开始的K8教练机,到后来的枭龙战机,再到现在的歼10C,技术上一脉相承。
巴基斯坦的飞行员和技术人员,对中国武器的操作和维护都很熟悉,上手快。
而且,巴基斯坦背后还有阿拉伯国家的资金支持,有了钱,买装备、搞培训都不是问题。

再加上巴基斯坦和中国作战理念同步,双方在军事合作上配合默契,所以歼10C卖给巴基斯坦,能真正发挥作用。
朝鲜就不一样了,对中国来说,朝鲜是东北亚地缘政治的重要棋子,战略价值无可替代,朝鲜半岛局势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
中国要是简单地通过卖武器来维持和朝鲜的关系,很可能会让局势变得更加复杂。

中国在半岛问题上,更倾向于通过军事存在、外交斡旋等方式来维护地区稳定。
比如在联合国等国际场合,为朝鲜发声;在边境地区保持军事部署,震慑潜在威胁。这样既能维护中朝友谊,又能保证地区和平稳定。
所以,中国对朝鲜的支持,不是体现在武器出口上,而是通过更全面、更长远的战略布局。

答案藏在“四维迷宫”里
说到底,中国不卖歼10C给朝鲜,是制裁、经济、技术、战略这四个维度共同作用的结果。
给巴基斯坦卖歼10C,是“雪中送炭”,帮助兄弟提升国防实力,维护地区平衡,不给朝鲜卖,是“战略留白”,避免因为军售问题,让本就复杂的东北亚局势变得更加难以收拾。
在东北亚安全格局中,中国扮演着关键角色,每一个决策,都要综合考虑国际规则、地区稳定、兄弟情谊等多方面因素,中国军售背后的这些考量,体现的是大国的智慧和担当。

中国既要维护好和兄弟国家的关系,又要为地区和平稳定负责,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走出一条平衡之道。
对此,您有着怎样的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免责声明:该文章的内容和图片,均来源于机构官网、媒体网络和第三方平台等公开信息,如有侵权、信息有误或其他异议,请联系本人修改或删除。
——【·参考资料·】——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