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影视拆情师,账号曾用名为书澈。感谢您的支持!
注:本文根据《生万物》原著立论!
“面对这片汪洋,他与绣绣紧紧相抱交颈痛哭……”
绣绣被马子凌辱了三天三夜,没一个人救她。
苏苏成了绣绣的替身,被费文典强占了身子。
封大脚确实爱慕绣绣,但是并未出手相救,只是成了别人口中收“烂货”的便宜郎。
再读原著才知道:
那些被蹂躏着生长的女性,那些捆绑着束缚女性的流言蜚语,那些在流言中坚韧求生的女性,终究构成了这本书的所有现实和荣光。
原著是很残忍!
可是,苦难中的女人们,却足够坚强!
被凌辱的贞洁、坚强的绣绣绣绣回来了:
果然是她,她滚了一身的雪像个雪人。等叫醒老爷太太,大小姐哭着说,是一个好心的马子趁着下雪山上岗哨松,把她放走的。她走了大半夜,方才摸回了天牛庙。
读到这一段的时候,我的眼泪止不住的流:
为绣绣的遭遇,也为她从不放弃的坚强。
费文典从费家赶来的时候,绣绣的脸颊没有再见爱人的激动,有得只是心如死灰:
绣绣还在那里说:“把俺关在一间小屋里,门吱溜一响进来一个人,再一响,又进来一个,一连响了三天三夜……”
费文典听到这里,血气上涌的同时,扯住苏苏的身子就往外跑,他的沉默以对说明了他的态度:
绣绣说:“你不愿意咋办?你还要俺?”
费文典不吭声。
费文典心中有一股子气,一股子热腾腾,灼烧人胸口的憋气,他无处撒火,只能拽住苏苏强占了她。
苏苏委屈地向姐姐大叫:
“还不是火坑呢!你认为费文典是人呀?那天他听说了你在山上的事,就不要你了,把俺拉回去就糟蹋!说实在的,俺叫他伤透了心了,从那以后俺就没叫他再上身……”
《创伤与复原》中有这样一番话:
如果事件……是人为的,目击者将会在受害者与加害者间陷入矛盾的困境。而在此矛盾中绝无可能保持中立,目击者势必被迫选边站。
通常会有强大的诱惑力让目击者选择站到加害者一边。所有加害者要的是目击者什么事都不做,他们诉诸一般人不想看到、听到、谈到恶事的人性弱点。相反地,受害者要的是目击者分担痛苦,受害者寄望于目击者的是行动、承诺和不遗忘。
由于人的劣根性,目击者就用逃避的方式,躲避得知受害者痛苦遭遇后,自己需要分担痛苦的“责任”。
所以,费文典用泄欲的方式伤害了苏苏,也用这种方式疏解了自己的愤怒和男人的尊严。
只是,苏苏何其无辜?
她推搡着费文典大骂:
她……大抖着推拒并开口骂道:“费文典你个马子!”
费文典听了,往她身上一俯哀哀地哭了:“马子,马子,马子呀……”
费文典强占了苏苏,绣绣无人救她深陷厄运,而剧中奋不顾身救绣绣的封大脚,也不过是曾经的一个过路人。
这样残忍的原著,看得人心脏钻心得疼。
可是,我想说的:
并不是苦难的沉重和绝望,而是那些在苦难里奋不顾身往上爬的人,她们用自己艰难的半生,写就了坤土的坚韧和隐忍。
她们从来不是受害者,她们是经历过苦难的赶路人!
苦难中的坚韧、流言蜚语的半生绣绣跟着二花姈子到了封大脚家,成了封家的媳妇。
她坐在床榻上机械地吃着东西,木然的接受自己新的身份、新的人生。
只是,那被人诟病的经历,那些被凌辱的过往如同一把刀凌迟着绣绣的心。
她难受啊!苦啊!怒啊!
晚上,绣绣仍没起床,只听得在屋里哭一阵,歇一阵;歇一阵,再哭一阵。大脚心里发怵,连去东厢房里睡觉都不敢了。
那个时代的女人没有了贞洁,就没有了脸面。
没人要的、丢了贞操的绣绣,只能经受那书中残忍的恶语恶言:
“听说,身下的席,一夜就蹬烂一领,人都成了烂狗肉啦!”
这样的恶心话,不知道绣绣要经历多久?
但这就是她苦命的半生,是她注定要自证清白的、被嫌弃的后半生。
流言蜚语的折辱,被亲生父亲丢弃的创伤,母亲的离世,爱人的背叛,以及妹妹同样不幸福的后半生,通通构成了这个小小女子无法承受的生命之重。
世人恶毒地惦记着她被夺走的处女膜,却忘记了看到她坚韧不屈的灵魂。
那一块膜,让一个女人成不了女人,让旁观者成了凶神恶煞的魑魅魍魉。
而这才是电视剧里写不出来的人生,这份污浊……却滚烫的人生!
可是,绣绣仍然是坚强的:
好容易熬到天明,一家人都正说绣绣一天两夜没再吃饭可怎么办,却听院子里有了动静。封二老婆开门一看,见绣绣正站在那里往堂屋里瞅。没等她开口,绣绣说话了:“日头出了,好办饭了吧?”
听见这话,一家三口都觉心里的大石头落了地。老太太的眼泪都出来了,她急忙大声应道:“哎,办饭!办饭!”
老太太真是个好婆婆,也许正是她和封家人的雪中送炭,滋养了绣绣伤痕累累的心,让她最终重新开始自己的人生,成为全新的自己。
她没有倒下,她也不会倒下。
世界用女人的贞操,摧毁女人的身体。
可是,绣绣却用自己的坚韧,打碎了世界对女人的枷锁。
那一层处女膜说明不了什么问题,而真正的坚韧,从来都是泥泞里爬出来的莲花。
她从不污浊,她比世间任何都纯粹!
正如《知晓我姓名》里的那段话一样:
“你带走了我的价值,但我仍然是完整的。我的身体不是你的犯罪现场,而是我生存的证明。”
罪恶者用凌辱剥夺绣绣的主体意识,他们以为这样可以打倒她,可是他们忘了那句话的意义:
我不是‘被毁掉的女孩’,我是经历过伤害的人——而这两者完全不同!
绣绣从来不是受害者,她是经历过创伤的强者。
而这本书的基调,随着绣绣坚韧不拔的活着,才更加拥有了深厚的生命力!
原著太残忍,可是故事里的她们——从未被打倒过!
我是影视拆情师
每周3篇深度拆解,用影视案例破解现实情感的困局——抓本质、给建议、寻方法。
关注我,解锁专属你的“人性情感解疗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