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电梯看似简单,实则暗藏陷阱。这份十大风险识别与规避策略帮您避开所有坑,轻松选到安全又实惠的好电梯!

电梯
1. 风险:低价陷阱,后续费用高规避策略:要求总价包干合同,明确包含安装、运输、税费等所有费用,拒绝“低开高走”。
2. 风险:品牌模糊,以次充好规避策略:认准一线品牌或口碑好的国产电梯,要求提供品牌授权书和原厂证明,谨防贴牌假货。
3. 风险:参数虚标,性能缩水规避策略:要求查看电梯型式试验证书,核对载重、速度、能耗等核心参数,确保与合同一致。
4. 风险:安装队不专业,隐患大规避策略:坚持由原厂或授权认证的团队安装,查验安装人员的上岗资质,拒绝外包游击队。
5. 风险:保修条款模糊,推诿扯皮规避策略:明确保修范围和响应时间,例如“24小时内到场,整机保修2年,主要部件保修5年”,白纸黑字写进合同。

电梯
6. 风险:维保被绑定,价格昂贵规避策略:采购时明确维保可自主选择,或签订固定年限的维保协议,防止后期被“绑架”高价维保。
7. 风险:土建尺寸不符,无法安装规避策略:提前提供精确的井道图纸,由供应商现场勘测确认,并承担因尺寸错误导致的损失。
8. 风险:付款方式不合理,资金风险规避策略:采用分期付款,如“预付30%,到货付30%,安装验收付35%,留5%质保金”,保障自身权益。
9. 风险:交货周期长,耽误工期规避策略:在合同中明确交货日期和违约责任,例如“每延迟一天罚款合同总额的千分之五”。
10. 风险:忽视安全配置,埋下祸根规避策略:强制要求标配“物联网监控”“断电应急平层”“门防夹光幕”**等安全功能,安全永远是第一位!

总结采购电梯的核心是**“看品牌、核参数、抓安装、保维保、签死合同”**。记住这十大策略,多对比、细考察,您就能完美避开所有陷阱,买到放心、省心、安心的好电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