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合规不再靠人海战术》
——从试点炼狱到规模化落地,GenAI正把“合规成本中心”变成利润护城河

你以为合规就是一屋子人对着 Excel 熬夜吗?现在不少银行已经让 AI 来“盯”,人只负责拍板。
调研显示,七八成机构还在试点犹豫,真正把 GenAI 跑通的不到一成——就像都办了健身卡,真正练出腹肌的只有少数。
先行者已经尝到甜头:欺诈误报砍掉约 40%,KYC 成本下降约 20%,低风险客户自动结案率飙到 67%,文档引擎让效率抬高 20%+,员工从“搬单机器”升级为“风险教练”。
怎么上车?三步足够:第一,挑一个最疼的流程,先做小而美用例;第二,从第一天就把权限、审计、责任边界写清楚;第三,按“10%算法、20%技术、70%人和流程”的思路重塑岗位,让 AI 干重复,人类做判断。
对中国银行业来说,数据基础扎实、场景丰富,是放大 GenAI 红利的优质土壤。真正的分水岭不是谁模型最炫,而是谁先把 GenAI 从 PPT 搬进生产系统。
在 GenAI 时代,拖延本身就是最大的合规风险。
(唐加文,笔名金观平;本文成稿后,经AI审阅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