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有的“长寿油”,比橄榄油要好,为何很少见了?有4个原因

李大哥知识分享 2024-05-28 01:47:21

我们日常接触到的食用油,以花生油、豆油、玉米油、菜籽油、葵花油等品种居多。因为油料是生活必需品,所以大家希望既要吃够,更要吃好。

关于哪种油比较健康的分析讨论很多,近些年大家知道最健康的油叫“橄榄油”,产于地中海沿岸,目前国内橄榄油绝大部分是进口的。

实际上,在我们国内有一种小众、低调的食用油,与橄榄油相比,无论是单项指标还是综合评价,都优于橄榄油,它就是“中华百宝油”——茶油。

茶油又叫山茶油、茶籽油、油茶、楂油等,它是以山茶树的果实“茶籽”为原料,压榨获取的优质保健食用油脂,在我国的主产区是湖南、江西、广西、湖北、福建、云贵川等地。

茶油被美国卫生研究院主要负责人誉为“最好的食用油”,在我国一些地区,茶油是珍稀品,被称为“油中之王”、“长寿油”。

很多人没听说过茶油,它其实有6个特点:

1、老油。茶油因健康养生特点,被称为“东方橄榄油”,其实说反了,茶油原产于中国,食用历史至少2000年,比橄榄油资格更老。

2、名油。从晋代开始,茶油慢慢在民间流行,唐代、宋代、明清等时期,茶油长期是贡品。在现代,茶油无转基因成分,人体吸收利用率高,供不应求。

3、全油。两个方面:一个是营养全面、均衡,无明显缺点;一个是全人群适用,这在诸多食用油料品种里是罕见的,对食用人群体质无特殊要求。

4、贵油。茶油是“养在深闺无人知”的好油,每升价格超过200元,远高于其它食用油料品种,同体积橄榄油的价格仅有茶油的三分之一左右。

5、宝油。指的是茶树全身是宝,榨出茶油可食用可药用,残渣制成茶籽饼,可杀虫、乌发、治外伤;山茶花可凉血、止血、烫伤外用,茶树皮可治脚气、缓解腹痛;茶树根能活血消肿、去痒止痛。

6、清油。茶油是一种清澈的食用油,初榨品色如淡茶,极品接近无色,是已知的清澈度最高的食用油,意味着品相上佳,其它品种油料需要过滤。

由于茶油品质较好,农业、食品、中医都对茶油用途有记述,《农政全书》认为茶油“疗疥疮、退湿热”,《随息居饮食谱》称茶油能“清热息风润燥”,《药性考》认为茶油“敷疮下积”。

中医对茶油记载较全面的是两类书目:

一个是《本草纲目》、《纲目拾遗》,认为其性偏凉,味甘酸,无毒,归肝、肺、大肠经,益气血养五脏,三焦可用,能外用;

一个是大量地方医书,如《岭南草药志》、《陆川本草》、《广西中草药》等,有大量入药的偏方。

无论哪一种医书,对茶油的定位都是“补药”,可食补、药补,以补养神,以补促消,以补延寿。

茶油功效集中在5条:

一是护肝气养肺阴,茶油是一种树上果实油,中医认为它挂于枝头,接受向上的能量,对应人体就是中焦和上焦,尤其是偏酸入肝主筋骨,常吃能强身健体,入肺经可养肺益肺阴,治干咳胸闷。

二是护肤乌发消炎,茶油除了叫长寿油,还是月子油、婴儿油,用于孕妇进补,茶油不易滋生细菌,外用皮肤能祛黄斑、妊娠斑,能养发护发,对头发很好,婴幼儿能除痱子、湿疹。还可用于皮外伤、烧伤、烫伤,用茶油能防感染,恢复得快。

三是养胃润肠通便,胃积食、胃胀和溃疡的患者,吃一匙茶油就能缓解,中老年便秘人群早晚用茶油配蜂蜜,或在食物里掺入茶油,能加快肠道蠕动,大便较快通畅,而且还能缓解痔疮痛苦。

四是止血凉血清热,对肝血不足、湿热蕴结等问题能迅速缓解,上利头目,茶油还是活血化瘀的良药,可消肿、退红、祛瘀,中老年人多见的上火,用茶油可拔热毒。

五是防蚊杀虫治肠气,既可防蚊虫叮咬、止痒,还可以除蛔虫,茶油拌在茶饼里洗头,能除头虱,婴幼儿肠胃不利,腹痛可服用茶油,治肠气。

现代药理研究显示,茶油含丰富的茶多酚、皂甙、山茶甙、鞣质、角鲨烯、锌元素、维生素E、欧米伽-3等营养成分,尤其是不饱和脂肪酸、油酸等成分高于橄榄油,常吃有利于心脑血管健康,预防动脉粥样硬化,防止便秘,止痛消炎,护肤护发护目,对长寿有利。

茶油是一种优质的食用和药用油料,为何知道的人不多?原因有四:

一方面是茶树多数在南方生长,北方少见,限制了它的种植使用扩大化。

一方面是价格偏高,不利于推广,而且由于比较好用,不少农家并不是为了售卖,而是自产自用。

一方面是前几年对茶油的无良炒作、掺假和以假乱真,让人们对茶油心存忧虑,是典型的“劣币驱逐良币”。

一方面是茶树生长周期长,从种植到产茶果,至少3年才行,前期投入较大,不适合一般的农户大量种植。

总之,茶油是中华“百宝油”,适应性广,适用人群多,把它用好了,是能真正见效的,但如果作为药物使用,需遵医嘱。

0 阅读:87

李大哥知识分享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