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洗澡”和“晚上洗澡”,哪个更有利健康?6个时机忍住别洗

李大哥知识分享 2024-06-16 11:04:49

气温一天比一天热了,洗澡成为每天坚持的健康卫生习惯,有的人经常晚上洗,有的人喜欢起床后洗,有的人长期中午洗,还有的不耐出汗,一天洗几回。这里面有什么门道吗?

任何常识蕴含深刻的道理,洗澡也是一样。古代流传下来说:早上洗澡灭阳气,晚上洗澡生湿气。意思是早晚洗澡都不太妥当,长期这样做会有不好的问题,那啥时候洗澡比较好?

老祖宗的话,要批判地继承。“早上洗澡灭阳气,晚上洗澡生湿气”,里面有两个时间因素,三个关键词:

时间因素是早、晚;关键词是显性的阳气、湿气,隐性的是古代生活条件。

1、阳气:中医认为人体生存是要阳气支撑的,阳气越足,人就越健壮,阳气不足,会生病,阳气耗光,人就不行了。现代看,阳气类似于维持新陈代谢和免疫力,阳气的来源有2个,一个是先天的父母给的,一个是后天的,自己吃出来的、补出来的。

2、湿气:中医专有的病机和病名,如同身体代谢不了而存下来的“废水”,在体内乱蹿,称为湿气。湿在肺部,生痰、长痘;湿在脾胃,腹泻、便秘;湿在肾脏,手脚冰凉。夏天的湿气是形成湿疹和汗疱疹的主因,湿气的来源,一个是外部生活环境,二是寒凉食物过多。

3、古代生活条件:古人对洗澡是比较认真的,有专门的名称。如“沐”是洗头,“浴”是洗身体,“洗”是泡脚,“澡”是淘米水洗脸、洗手。

古人的洗浴不是每天都进行的,通常三天一洗头、五天一洗身体,城市有专门的澡堂“混堂”,有专门的假期叫“休沐”。在乡下就没那么多讲究了,通常是跳到河里搓搓完事。

很重要的两条:

一是大多数人是穷人,早上天不亮就要干活,晚上日落而息,洗冷水容易生病,很多人是趁午后气温高,去河里洗澡,

二是古时候水源并不干净,河水里很多杂物、毒物、虫卵等,为了安全,也不建议频繁洗澡。

所以,古人说“早上洗澡灭阳气,晚上洗澡生湿气”,在那个时候和条件下是有道理的,早上水很凉,洗了身体扛不住,容易感冒,晚上水也冷,而且洗了之后头发不易干,睡觉容易生寒病。感冒、寒病治疗不及时会出现肺部感染,古时候属于不治之症,俗语就慢慢流传下来了。

那么,到了现代,不仅有了干净的自来水,热水供应也不是难事,洗了之后有了吹头发的工具,冬天寒冷时还有暖气,防着凉,即使不小心着凉了,有药物缓解。

所以,现代的洗澡,根据个人生活习惯、工作环境、家庭条件等灵活掌握,没有统一规定,也不会有“早上洗澡灭阳气,晚上洗澡生湿气”的说法。条件允许时,什么时候洗都可以。不过,洗澡时防止冷风吹,寒邪入侵;早晚洗头注意吹干头发,防止着凉,晚上刚洗完澡不能马上钻被窝。

早上洗澡的优劣:

优势:神清气爽,促进血液循环,扫除起床气和汗味,提神醒脑。

劣势:洗澡后不注意保暖,会感冒。

晚上洗澡的优劣:

优势:洗个热水澡,会放松神经,全身舒爽,还能保护皮肤。

劣势:洗澡后立即睡觉,会影响睡眠。

外国人早上洗澡的原因,是两条:

一是进化的原因,外国人不完全进化,身上有较重的体味,类似狐臭,睡了一晚上很明显,要洗掉才行。

二是晚上洗澡,水声会干扰邻居,有的地方规定晚上九点后禁止洗澡。

现代人的洗澡没有那么多讲究了,但有6个时机,是不能洗澡的,哪怕再有异味,再不舒服也要忍一忍:

1、空腹——洗澡容易低血糖,恶心呕吐。

2、大量出汗后——洗澡易加重疲劳,供血不足,晕厥。

3、拔罐或刮痧后——容易引起皮肤感染。

4、酒后——容易出现乏力、眼花、头晕症状。

5、发烧——导致着凉、加重病情。

6、饭后——洗澡引起消化不良。

0 阅读:133

李大哥知识分享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