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理脾胃“四剑客”:归脾丸、健脾丸、香砂养胃丸、附子理中丸

李大哥知识分享 2024-06-16 11:06:57

中医对脾胃的探讨很多,体会也很多,脾和胃作为重要脏腑,通常把它们一起看待,一方面,它们同属于人体中焦,形如兄弟;另一方面,脾胃虽名称不同、分工不同,但都是人体气血之源,作用很大。

脾在人体是主“升”的,升什么?津液、精微升举到上焦,然后分布到其他脏腑,生化气血;胃在人体是主“降”的,降什么?水谷、腐熟下沉到肠,便于消化吸收,并将废物排泄出去。中医把这个升降配合叫“脾升清胃降浊”。

如果脾运不升反降,那是下陷,会有气短、下泄、下垂等问题;胃气不降反升,那是上逆,会有呃逆、恶心、便秘等症状。

脾胃失调早期的表现为食欲不振、呃逆反酸、恶心呕吐,进一步发展为胃痛喜按、胃脘闷胀、腹泻便溏,长期不调理会气血亏虚,面色暗黄,疲乏懒动,任其发展会逐步变得体质差、身体弱、早衰等。

调理脾胃,中医有很多名方,现代多见于中成药,以常见的4个中成药来说说,它们是归脾丸、健脾丸、香砂养胃丸、附子理中丸。

1、归脾丸,由归脾汤演化而来,原方出自明朝薛己《正体类要》。

君药为人参、黄芪、龙眼肉,生化气血。

臣药为当归、白术,补益心脾。

佐药为酸枣仁、木香、茯神、远志,宁心稳神。

使药为甘草,调和诸药。

全方主治心脾两虚、气血不足引起的食欲差、失眠多、月经少等问题。

2、健脾丸,出自明朝王肯堂《证治准绳》。

君药为白术、茯苓,健脾、渗湿、止泻。

臣药为人参、山药、肉豆蔻、山楂、神曲、麦芽,健脾、消食、益气。

佐药为木香、陈皮、砂仁、黄连,理气、消痞、清热。

使药为甘草。

全方主治吃得少难消化、腹胀腹泻、大便溏烂、体弱疲倦等问题。

3、香砂养胃丸,由香砂养胃汤演化而来,出自清朝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

君药为白术,健脾渗湿。

臣药有藿香、豆蔻、砂仁、厚朴、陈皮、木香、香附等7味,和中止呕,理气除积。

佐药有枳实、茯苓、半夏,健脾消积、降逆止呕。

使药为甘草。

全方治胃阳不足、气滞湿阻引起的胃痛、呕吐、乏力等症状。

4、附子理中丸,出自宋朝《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君药为附子,暖脾、助阳、补火。

臣药为党参、干姜,益气、祛寒。

佐药为白术,健脾燥湿。

使药为甘草。

全方治脾胃虚寒,虚中有寒,手足冰凉等问题。

这4味常见中成药,调理脾胃分别怎么用?从组方和配伍分析可知:

归脾丸补气补血,让脾的统血功能归位,通过整脾养心而改善脾胃问题,吃不好、睡不好、心不稳、月经淡、便血等问题用得多。

健脾丸既健脾又醒胃,强化脾胃的运化功能,对脾胃长期不调引起的面色差、消化弱、腹脘胀、大便烂等有效果。

香砂养胃丸以助胃为先,醒脾于后,温阳暖胃,健脾理气,对不思饮食、消化不良的胃炎有较好作用,特别是舌苔厚腻的患者,效果明显。

附子理中丸则对脾胃虚寒的问题有较好的作用,对阳虚而手足冰凉、胃部受凉而冷痛的人效果好,但注意不能长期吃。

有时脾胃问题积累较重,医生会根据情况灵活搭配其他的药物,但目的都是为了调理脾胃,尽早把问题解决。任何用药,不可乱用、擅用,必须遵医嘱。

2 阅读:257

李大哥知识分享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