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血才是身体最好的良药,补药吃得多,不如气血调得好

问薇康康 2024-06-08 15:58:27

中医讲,虚则补之,所以现在的人身体一旦有点风吹草动,比如经常疲乏、腰酸腿疼,头晕头痛,自汗、盗汗,面色苍白,食欲不好,怕冷怕热,甚至能力不行等,就只知道去补,结果各种补药没少吃,一看身体还是该虚还虚。

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就是不懂气血才是身体最根本的良药。黄帝内经讲,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所以,千补万补不如把气血调好,气血相和,百病难侵。具体怎么调,今天一次讲清楚。

首选是行气+活血。中医上,气血互为影响,血液要流动,离不开气的推动,气要存在离不开血作为载体。气不足了,血液流动就会变缓,血虚了,气虚也就随之而来了。现在的很多人平时压力大,特别容易出现肝气不舒导致气滞的问题,气滞不能推动血液流动,就容易出现瘀血问题。

这种人平时心情低落,总是闷闷不了,心烦气躁,易怒,肋下胀闷不适等,同时还会伴有身体一些地方出现针扎一般的刺痛,痛感固定不移,一看舌头发暗,舌下青筋粗紫,这种就多是气滞血瘀,就要行气活血,可参考逍遥散合血府逐瘀汤加减调理。

其次补气+活血。去看现在的很多人,忙完一天回到家,动也不想动,只想躺着,还老是感觉心悸气短,身倦乏力,时间长了,一整天也感觉少气无力,浑身都没有力气,特别容易疲累,另外这个胃口也是不太好,吃点东西还容易腹胀,不消化,身上不是在发热,就是隐隐在发痛,脸色也白,一看舌头,舌淡苔白,舌面还有瘀点等,这种多是气虚夹血瘀。

血液要顺畅通行,离不开气的推动,气虚不足了,也就容易产生血瘀,这种就要补气活血,可参考四君子汤合补阳还五汤加减调理。

最后补气+养血。中医讲阴阳,又讲气血,气代表着脏腑升降出入的功能,血则随着气的流动而流动,气虚则血虚,血虚气也虚。中医上,气血以通为补,人要少生病,一要气血相和,二要气血流通。

如果你出现了气虚或者血虚的问题,那你单纯的补气或者补血就很难有效的,最好是补气的同时,要兼顾养血,或养血的时候要补气。尤其现在的人多是气血两虚的情况,这种人平时精神萎靡、乏力、头晕眼花、抵抗力低,消化不良,心慌心悸,晚上睡不好觉,出虚汗等,中医上,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补气血一定要健脾胃,可参考归脾汤合八珍汤加减调理。

分享仅供参考,不做诊疗依据,如有不适,请线下医院及时就医。

1 阅读:247

问薇康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