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岁以后,建议牢记午睡"三不要",从何说起?来看看多项研究结果

安恒远养护说 2024-06-12 15:23:48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未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你有午睡的习惯吗?”

相信很多人都有午睡的习惯,但近些年来,上了年纪不能午睡的说法层出不穷,比如说影响寿命等等;那么,这种说法真有依据吗?事实上,这种说法多半是建立在睡眠时间过长、或睡眠状态不对的情况下,而对于健康的中老年人来说,正确午睡其实好处颇多。

首先,老人的身体可能会因为活动减少而感到疲劳,适当的午睡可以缓解疲劳,提高身体的活力。

其次,可以提高记忆力和注意力,由于年纪的增长,老人的大脑功能可能会逐渐退化,午睡时,可以减轻大脑的负担,帮助大脑保持活力,有助于提高中老年人的记忆力和注意力。

另外,午睡可以调节自主神经功能,适当减少焦虑和压力,改善老年人的心情;这对于大多数老年人来说都是重要的,因为现在生活压力大,很多年轻人都在外打拼,很少能陪在老人身边,独居生活的话,很容易使老年人出现孤独、失落等不良情绪。

当然,如果本身夜间睡眠困难,那还是尽量不要午休,以免夜晚失眠的情况。考虑到午睡可能存在许多隐患,临床医生表示:“为了更好的晚年生活,55岁以后,牢记午睡‘三不要’一定要遵守。”

“一不要”:55岁以后,牢记午睡时间不要过长

从老年人的机体条件来说,午睡时间过长,存在以下隐患:

1.夜间睡眠质量下降: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一感觉,如果前一天白天补觉过长的话,晚上很难入睡,导致第二天精神依然不佳,午休睡太长,其实和这是一样的道理;由于人体一天的睡眠是相对固定的,午睡时间过长,夜晚睡眠的质量和时长便会大打折扣,很容易诱发失眠、多梦等情况。

2.影响健康:

站在健康方面,长时间午睡造成夜间睡眠质量差后,造成睡眠质量下降,进而影响体内荷尔蒙的分泌,如激素分泌失调,从而影响人体的生理节律和健康。

3.损害记忆:

还是我们上述提到的那样,如果长时间的午睡可能会导致夜间睡眠质量下降,进而影响人的记忆,使得人在第二天醒来后会感到头脑混乱,影响工作和学习的效率。

4.长期危害更大,从多项研究中可看出端倪:

如果长期如此的话,影响可能更大,有一些研究表明,长时间的午睡可能会导致夜间睡眠质量下降,进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如中风、老年痴呆、高血压等疾病的风险。

《神经病学》期刊中进行过一项相关研究,研究人员发现:午睡太长(超一小时)的参与者,中风风险明显增大,约接近其他人群的两倍!

在2022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一个研究团队通过对中老年人进行长期午睡情况统计分析发现,影响老年人认知能力的痴呆症,这种疾病的患病风险和午睡时间过长也有关,如果午睡时间超过一小时,参与者患痴呆症的风险增加40%。

另外,在2023年,西班牙学者发表在《欧洲心脏病学会》上的一项研究,针对20000名受试者进行长达14年的随访调查,证实了午睡与房颤之间的联系。

研究人员先统计分析受试者的午睡时间,再针对不同的睡眠时长,对受试者进行心房颤动的检查,最终发现:不午睡的参与者,房颤风险无明显变化;午睡超过30分钟的参与者,和午睡时间低于30分钟分参与者相比,心房颤动的风险增加90%!

进一步研究发现,房颤风险最低的时候是在拥有午睡时间在15-30分钟的规律习惯后,时间长或短,风险便可能增加56%的患病风险。

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且与年龄有密切关系,随着年龄的增加,房颤的发生率也在不断增加,因此,中老年人一定要注意。

出现房颤时,心脏跳动会加速,而且不整齐,此时心房失去有效的收缩功能,难以调控心脏和心血管,可能会引发冠心病、高血压病和心力衰竭等疾病。

另外,2023年,有学者在《Obesity》期刊上发表了一项研究,通过对午睡时间对增加肥胖和高血压风险的关系进行分析。

研究人员收集了3275名成年人参与实验,将这些参与者按照午睡与否,午睡时长是否超过30分钟,分为了三个小组,对比分析后发现:

与没有午睡的人相比,午睡30分钟或更长时间的人有更高的体重指数,且血压相对增高,患高血压的风险相对较高。另外,午睡时间长的人,脂肪大都会堆积在腹部,腹部肥胖、腰围增大的风险较高。

考虑到血压和体重与饮食习惯、不良生活习惯也有一定的关系,研究人员表示:“午睡虽然与肥胖和高血压有一定联系,但生活方式也是代谢健康的影响因素之一。”

总之,研究方法采用的是观察法,对机体数据分析存在一定的主观性,所以,研究的结论存在局限性,关于午睡长度对机体代谢存在的影响,还有待更加细致的临床研究。

虽然睡眠是调节机体健康的关键因素之一,但午睡的睡眠时间控制不当,还可能给身体造成伤害,所以,保持高质量的夜间睡眠和15-30分钟的规律午睡,最有利于机体健康。

除了午睡时间过长外,午睡姿势,和午睡前进食与否对老年人健康也有一定影响。

“二不要”:55岁以后,牢记午睡姿势别不重视

睡姿有多种多样,有些中老年人喜欢趴着睡,但其实这种睡姿危害很大。

首先,趴着睡觉会影响眼部健康。

大家有没有发现趴着睡醒之后,脸上容易出现红印子,这个红印子是被“压”出来的,如果,你习惯枕着胳膊睡,眼球可能也会被压迫,长时间如此,不排除出现眼压过高、视力受损、眼球扩胀及眼轴增长,易形成近视或高度近视的风险。

另外,如果趴在桌子上睡觉对脊椎危害也非常大,容易造成椎间盘退变,继而出现颈、腰背部疼痛和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甚至导致部分肌肉瘫痪,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按照临床研究表示,人类正常的睡眠姿势,应该是有靠垫、枕头的扶持,以此来保证人体舒适,且相比于平躺睡眠和趴着睡觉,侧卧睡觉或许可以更有效的移除大脑内的废物。

早在2015年,就有学者在《th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国际杂志上刊登了一项重要研究,该研究采用的是磁共振成像技术,对不同睡姿中大脑淋巴的变化进行成像分析,发现:无论是人类还是动物,侧卧睡姿都能有效清除大脑中的废弃物,降低阿尔兹海默症等神经疾病的患病风险。

研究人员表示:“当侧卧睡姿时,大脑淋巴系统中脑脊液便会流经大脑,进而促进废物清除,降低废物对器官功能和大脑功能的损伤。”

该睡姿虽然未得到临床证实,不过,针对清除大脑废物这一点,学者有了不同的发现。

今年五月份,有学者通过向小鼠大脑中注射了一种荧光染料,在小鼠不同状态下观察荧光染料的清除速率,得出结论:小鼠在睡眠状态以及麻醉状态下,染料从大脑清除的速率并没有增加,反而是显著降低了。

学者考虑:有助于降低痴呆风险的是良好睡眠,但是具体原因并非睡眠促进毒素清除。

总之,5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在午睡时除了将睡眠时间控制好,还建议采取侧卧的睡眠姿势入眠。

当然,你说我改不过来怎么办?

其实,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关于“睡姿如何?”这一点,医学界并没有明确规定,只要大家不趴着睡其实都是可以的,像仰卧(帮助减轻胃食管反流)、侧卧(还可以帮助减少打鼾)、半仰卧(减轻背部以及颈部压力)这些也都是可行的。

“三不要”:55岁以后,牢记午睡不要吃饱就睡

中老年人午睡的最后一个关键点,便要注意午睡时的身体状态,许多人都有吃完饭就犯困的毛病,如果吃完饭立即去睡,那可能就会掉入“自我伤害”的陷阱。

如果饱餐后马上睡眠,会导致消化液分泌减少,胃肠蠕动减慢,食物会囤积在肠胃里面,既不能被分解吸收,又不能被排出体外,长时间的堆积叠加在胃脏中,会出现胃胀、胃痛、消化不良等。

其次,饭后1-2小时内,因有消化需求,胃肠道血供会大幅度增加,继而大脑供血供氧随之减少,而此时睡眠后,血流速度会减缓,大脑的缺氧缺血情况便会持续很久,极大地增加了中风的风险。

另外,吃饱了就睡觉会导致大量食物停留在胃内,食物消化吸收速度较慢,导致热量无法被消耗,长时间储存在体内,在机体运转下便转变为脂肪,造成肥胖。

最后,进食大量的食物后立即睡眠,会增加胃内压力,如果此时贲门关闭不严,强大的压力会使胃酸反流到食道,容易造成胃食道反流性疾病。

2021年,有学者在《临床胃肠病学杂志》上发表了一项研究,针对进食后点时间内入睡增加胃食管反流进行相关研究。

考虑到发病率在孕妇群体中较为明显,研究人员选取400名孕期不同的孕妇进行吃完就睡的胃食管反流症状分析,发现孕妇中“吃饱就睡”患胃食管反流疾病的概率为38.5%。

在进行变量分析时,妊娠期可能是胃食管反流风险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白天和夜间都有吃完就睡的习惯,风险更高。

医生表示:“无论怀孕与否,睡前避免进食是很必要的,对消化不好和反流困难的患者有一定好处。”

不过,由于该研究的研究对象的人数太少,不能代表全体人类,且该研究为观察性研究,所以,吃完就睡与胃食管反流症的联系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重点提炼

关于午睡这个问题,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同样建议。

老年人不是不能午睡,而是不能错误睡。

对5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来说,午睡一定要注意睡眠时长、睡眠姿势和睡眠前不进食,另外,还要保持静谧舒适的睡眠环境,冷热适宜的睡眠温度等,可以有效提高午睡质量!

大家都记住了吗?

参考文献:

1.最新研究显示,午睡时间过长或增加肥胖及高血压风险. 生物世界.2023-05-03.

2.研究确定了最佳午睡时长,午睡超过30分钟,房颤风险或增加90%.医诺维.2023-04-21

3.J Neurosci:有效清除大脑废物的更佳睡姿

4.吃完就睡,胃食管反流风险增加12%!2021-04-14 .

0 阅读:31

安恒远养护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