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热血压下降,降压药是不是能停了?医生:做好这5点,比停药重要

安恒远养护说 2024-06-21 11:52:23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天气越热,吴阿姨越开心,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为什么会有人喜欢热天呢?这可能是很多人的疑问,但是确实有那么一批人可能会喜欢热天,67岁的吴阿姨就是其中之一。

对于67岁的吴阿姨来说,一想到一年当中“最好的日子”就要来临,便情不自禁地露出笑脸。原来,吴阿姨是一名3级高血压患者,病史长达10年以上,经常出现头晕、头痛的症状,一直依靠降压药来维持生活质量。可是一到夏天,吴阿姨的血压便有所下降,头痛的症状也会缓解,于是每年这段时间都会暂时停药。

然而,一次短暂的下雨降温过后,吴阿姨居然晕倒在了家中,被家人紧急送往医院。经过反复检查,吴阿姨被诊断为反跳性高血压,收缩压更是达到了178mmHg!得知吴阿姨擅自停药后,医生严肃地给出了警告,并嘱咐她必须按时服药,千万不能再自作主张。

那么,问题来了:天气热了之后为什么血压会降低?如果降压药不能“一停了之”,夏天又该如何调整“降压方案”呢?

一、天气转热,高血压居然治好了?医生:先别高兴太早

每当炎炎夏日来临,高血压病友的圈子就会热闹起来,大家讨论最多的并不是求医问药或者治疗方案的问题,而是纷纷指向了这样一句话——“你最近血压降了吗?”

事实上,每年入夏都有不少患者反馈自己的血压出现了降低,相关的症状也趋于减弱,甚至不少刚确诊的患者以为见到了康复的曙光,并为此而欢欣鼓舞。

然而,这些患者对高血压发病特点的认知并不深刻,冷酷的现实也给这些患者浇了一盆冷水——高血压并没有那么好治,夏天出现血压暂时性降低也是正常现象,不值得大惊小怪。

那么,这是一种什么机制呢?其实,有一定知识储备的朋友会很快意识到,这与血管的热胀冷缩有关。

具体来看,人体的血压主要由三个因素决定,即心肌收缩力、血容量和血管舒张程度。

对于正常人而言,心脏射血能力是相对恒定的,与季节和温度相关性不大,而另外两个因素正是血压季节性变化的“幕后主使”。

在炎热的夏季,人体出汗增加,皮肤和呼吸道也会通过排出大量的水蒸气来散热,此时若没有及时补充水分,就会造成血容量减小,引发血管内压下降。

另一方面,高温时为了尽快散热,血管会发生舒张,使血液通量增大,同样会降低外周阻力。以上两个因素协同作用,就会表现为血压降低,同时减轻头痛和头晕等不适感觉。

如同一条奔腾的河流一样,无论减少上游的水量还是拓宽河道,都能减轻水流对河岸的冲击压力。然而,河流一旦恢复到原本的状态,冲击压力又会再次出现。

因此,血压的季节性变化并不是什么康复的预兆,患者还是要坚持治疗,不能放松警惕。不过很多人也许会问,就算不能彻底治好,那我趁着血压降下来的时候停药一段时间行不行?

二、血压下降,降压药还要继续吃吗?

对于能否停服降压药的问题,其实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而是应当由医生结合病人的具体情况来做出判断。

一般而言,对于采用联合用药方案的患者来说,可以逐步减量直至停服其中一种药物来降低药效;对于服用单一药物的患者而言,可以降低药物剂量或者调整服药频率,从而降低血药浓度。

但必须注意的是,无论采用哪种调整方案,都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坚决不能擅自停药!

众所周知,长期服用任何慢性病药物都会产生一定的依赖性,降压药也不例外。突然停药不但容易引发撤药综合征,更可能造成病情的快速进展,加大血压控制的难度。

研究发现,长期服用降压药的中老年人一旦突然停药,反跳性高血压的发生率高达88.9%,头痛加重的发生率为66.7%,心悸、面部潮红等症状的发生率也在50%以上,严重的会导致中风、死亡等恶性后果。

因此,面对血压的季节性变化,停药并不是最佳选项。那么,如何才能给不安分的血压打上一针“镇定剂”,安稳度过这个炎热的夏季呢?

三、医生反复提醒:做好这5点,效果远胜于停药

其实,降压药虽然不能随便停用,但合理调整生活习惯也能有效对抗血压的波动。在这里,医生提醒大家注意以下五点,让血压不再成为夏日里的一颗“定时炸弹”。

1、保证足量水分的摄入

如前所说,夏天出汗多可能引发血液容量减少,进而导致血压的下降。为了避免血压大幅波动,一定要注意及时补充水分,不要等口渴难耐时才想起喝水。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成年男性和女性每日最佳饮水量分别为1700mL和1500mL,可以分6-8次饮完。

在高温天气里,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增加饮水量和饮水频率。要注意的是,补充水分固然重要,但不能暴饮,尤其不能用各类软饮料代替白开水,否则很容易导致体内电解质紊乱,造成低血压和心律失常。在剧烈运动后,最好先等待心率恢复正常,然后饮用淡盐水来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2、合理安排运动时间

很多高血压患者有晨练的习惯,但早晨却并不适宜锻炼。血液流变力学研究发现,在夏季,由于人体在夜晚睡眠状态下没有水分的补充,导致血液的黏性在清晨6-7点达到顶峰,加之运动时人体交感神经兴奋,血管收缩,血压进一步升高,大幅增加心梗和脑梗的风险。

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最佳的锻炼时间是晚饭后1~2小时左右,此时人体循环系统活跃,血糖调节比较稳定,运动后也有充足的调整时间,突发疾病的风险较小,而且能够避开高温时段的闷热。

在具体的运动项目上,建议高血压病人以健步走、慢跑等有氧运动为主,运动频次控制在每周4次左右,每次30-40分钟,长期坚持就会起到良好的降压效果。

3、避免凉风直吹

在夏天,很多人为了避暑贪凉,喜欢空调或者风扇直吹,以达到快速降温的目的。然而,这么做会导致局部毛细血管快速收缩,使得外周阻力增大、血压快速上升,从而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因此,在家中最好避免冷风的直吹,尽量将空调温度设置在25℃以上,以防高血压病情的加重。

4、忌食油腻麻辣食物

在热情似火的夏季,不少人禁不住烧烤、火锅等油腻麻辣食物的诱惑,今天一顿,明天一顿,在不知不觉中暴饮暴食,导致健康出现问题。

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辣椒素会刺激肾上腺素的分泌,造成血压的升高,从而加重病情。此外,油腻食物的摄入会加重便秘,使患者如厕困难而用力过度,造成颅内压升高,增加脑出血的风险。另一方面,患者的排便时间延长,站起时容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也会增加受伤的几率。

医生建议,夏天应当以清淡饮食为主,多吃绿叶蔬菜和应季瓜果,少吃油腻和麻辣食物。

与此同时,要注意低盐饮食,每日食盐用量最好控制在5克之内,少吃果脯、肉脯、咸菜等腌制食品,减少额外盐分的摄入。

5、做好定期血压监测

无论在什么季节,做好血压监测都是对抗血压异常波动的重中之重。只有客观记录血压数值,才能给医生的决策提供有效参考,从而及时、准确地调整治疗方案。

对于确诊初期的患者来说,应当在早、中、晚的静息状态下分别测量一次血压和心率,并如实做好记录。如高血压病史较长且处于稳定期,至少每周固定一天测量一次血压,以跟踪病情进展。

一旦出现血压的异常反跳,并伴随着持续的头晕、头痛、心悸、视线模糊等症状,应当立即就医检查,万不可当作普通的高血压发作而一时大意,最终威胁到生命安全。

重点提炼在这里

问题:天气转热,高血压真被“治”好了吗?

医生答复:假的!只是气温偏高,血压有所下降,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一旦气温下降,可能血压又升高了。

问题:降压药能停吗?

医生答复:不能盲目自行停药!突然停药不但容易引发撤药综合征,更可能造成病情的快速进展,加大血压控制的难度。

问题:医生建议高血压患者做好的五点分别是什么?

医生答复:1、保证足量水分的摄入(男性:1700mL、女性:1500mL);2、合理安排运动时间(晚饭后1~2小时左右);3、避免凉风直吹;4、忌食油腻麻辣食物;5、做好定期血压监测。

参考文献

[1] 喻德雅. 抗高血压药物的停药综合征及其预防[J]. 山西医药杂志, 2011, 40(4): 347-348.

[2] 阿孜古丽·阿布力米提, 姚玉红, 阿依努尔古丽·阿布力米提. 社区居民高血压患者家庭血压监测现状及疾病认知情况的调查分析[J].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2019, 35(8): 900-904.

[3] 袁雪梅. 高血压患者的饮食护理干预研究[J]. 食品安全导刊, 2023, 22: 125-127.

2 阅读:1657
评论列表
  • 2024-06-22 08:42

    这段时间我的血压一直正常,我还以为我的高血压好了呢

  • 2024-06-22 13:54

    天热减量服用

安恒远养护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