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状元:方剂的经方和时方,批评自拟方,再讲大方和小方

言身的记事本 2024-06-14 15:19:08

经方和时方

小王拿出笔记本,开始向谢老师请教:“谢老师,我知道经方是指张仲景《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记载的方剂,这些方剂历经千年临床实践验证,疗效卓著。但我不太明白,为什么这些方剂如麻黄汤、桂枝汤等能够产生如此神奇的效果?”

谢老师微笑着回答:“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小王。经方之所以被视为经典,是因为它们具有千锤百炼的精湛医术。让我来给你解释一下。经方的药物组成和配伍是非常严谨的,每一味药物都有其特定的作用。比如麻黄汤,它的主要成分是麻黄、桂枝、杏仁和甘草。麻黄有发汗解表的作用,桂枝可以温阳解表,杏仁和甘草则有调和药性的功效。这些药物相互配伍,形成了一种协同作用,能够迅速扶正驱邪,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小王点点头,专注地记录着。他感到自己对中医的了解又深了一层。

谢老师继续说道:“此外,经方的药物比例和用法也非常重要。在麻黄汤中,麻黄的用量和配伍都经过精确的计算,这保证了方剂的疗效。同时,使用经方时,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进行个性化的调整,这是中医治疗的一大特点。”

谢老师又说:“而时方,则是继经方之后出现的方剂,是历代医家在经方的基础上,结合临床经验和病情变化所创立的。时方的特点是药味多,用量小,繁杂中寓于严谨。李东垣的方子就是时方的代表之一,他的方多而不杂,繁而不乱。”

小王眉头微蹙,思索片刻后问:“老师,那时方和经方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谢老师微笑着点了点头,赞许道:“这个问题问得好。经方和时方是相互补充,共同发展的产物。经方是时方的基础,而时方则是在经方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有人说,张仲景的方严而不死,李东垣的方多而不杂,这正好说明了两者的特点和关系。可以说,中医药的发展轨迹就是经方与时方相互补充、共同发展的过程。”

自拟方

小王又说:“谢老师,现在自拟方好像越来越普遍了?”

谢老师把书放下,认真地看着小王,语重心长地说道:“小王,你提到的这个问题非常重要。自拟方在现代中医中确实越来越普遍,但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它的利弊。”

他走到窗边,望着窗外郁郁葱葱的树木,缓缓说道:“自拟方,顾名思义,就是医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理解,将几味药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方剂。这种做法在当前的临床中非常常见,甚至有逐渐取代经方和时方的趋势。”

小王点点头,继续记录着谢老师的话。

谢老师回过头,目光变得严肃起来:“然而,这种趋势更多的是令人忧虑,而不是令人欣喜。自拟方的出现有其必要性,但如果使用不当,反而会对中医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小王抬起头,眼中充满了疑惑:“老师,您能详细讲讲这种忧虑吗?”

谢老师点点头,继续说道:“自拟方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是中医的自拟方,这类方子通常以某种理论或法则为指导,比如活血化瘀法。医生会选择几味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药物组合成方。然而,这种组方往往不考虑药物的具体属性和主治功能,只是机械地按照理论框架来选药,结果疗效往往不理想。尤其是对初学者影响很大,他们不知道如何正确地学习和应用老师的经验,到头来反而一头雾水。”

小王皱起眉头,认真地记下:“以某法指导组方,活血化瘀,疗效不理想,初学者困惑。”

谢老师继续说道:“第二种自拟方是按照西医的病名来组方,比如治疗脑梗死,医生可能会选择一些活血化瘀的药物,如桃仁、红花、川芎等,以期达到扩张血管的效果。或者治疗肝硬化时,使用一些所谓的‘溶纤’药物,企图溶解硬化的肝细胞。这种做法显然是违背中医辨证论治原则的,尽管有些方子经过临床验证,但其疗效往往并不确切。”

谢老师继续说道:“自拟方的支持者认为他们是以法而立方,但事实上,自拟方往往不符合中医的辨证规律。中医讲究理、法、方、药的紧密联系和相互印证,而自拟方往往无法达到这一点。即使偶尔有疗效,也很难在理论上清晰地解释,更无法在学术上站稳脚跟。”

他缓缓走回到座位上,认真地看着小王:“你要明白,像这种不能登大雅之堂的东西,是无法传承和发展的,没有学术地位和临床价值。如果一个医生,经过正规院校的科班训练,却放弃经方不用,时方也不认同,每天只依赖自拟方,那么最后他就会变成一个无法无方的‘江湖郎中’。”

大方和小方

小王听了谢老师的话,心中不禁涌起一阵忧虑和自省。他紧握着笔,认真地记录下每一个字,然后抬起头,郑重其事地说道:“老师,我明白了。中医的学习和传承,必须以经方和时方为基础,那什么时候我们该使用大方,什么时候又该使用小方呢?我一直没有完全理解这个问题。”

谢老师微笑着看着小王,说道:“制方之用,大、小、缓、急、奇、偶、复七方是也。其中,‘大’是指药味多、药量大的方剂,‘小’是指药味少、用量小的方剂。”

小王听后点了点头,但仍然有些困惑:“可是师父,患者的情况各不相同,我们怎么确定是该用大方还是小方呢?”

谢老师耐心地解释道:“不同的患者,其病症、病位、病邪的深浅都不同。即使是同一个患者,在不同的病理阶段也会出现不同的病机。因此,我们在临床诊治疾病时要灵活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谢老师又补充道:“我下面所说的,都是一般原则下的情况!”

他继续说道:“首先,对于病位浅表者,如感冒的风寒表实证,我们可以使用药味较少的麻黄汤散寒解表。但是对于病位深重者,如下焦肾阳不足、命门火衰时,就需要选用药味较多的方剂来治疗。”

小王恍然大悟,继续听着谢老师的解释。

谢老师接着说:“其次,对于病邪单一的情况,我们可以使用药味较少的方剂。但是如果病邪复杂,甚至多种病邪同时侵袭机体导致发病,我们就需要使用药味较多的大方,以综合治疗各种病机。”

小王不禁点头称是,觉得谢老师的解释非常有逻辑。

谢老师继续说道:“此外,病情的轻重也会影响我们制方的选择。对于病情较轻的情况,我们可以使用药味较少的小方来进行治疗。但是对于病情危重的情况,如‘气脱’证,患者生命系于一旦,我们就需要使用药味较多的大方,以迅速救治患者。”

小王听得入神,他明白了大方和小方的应用原则。

最后,谢老师补充道:“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患者的体质差异。对于形体瘦弱的患者,我们更倾向于使用药味较少的小方。而对于形体盛壮的患者,则更适合使用药味较多的大方。”

小王心领神会,他感慨地说:“老师,您的教诲让我明白了制方的原则,不能固守一成不变的用药习惯,而是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进行灵活运用。”

谢老师满意地点头笑着说:“很好,小王,你理解得没错。”

方剂学如何学习

小王是谢老师的学生,每次来到谢老师的诊所,小王都怀着崇敬和好奇的心情。今天,小王端坐在谢老师的面前,满怀期待地等待着新的知识。

“老师,我一直觉得方剂学好难啊,尤其是药物的配伍,总是记不住。您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教我?” 小王疑惑地问道。

谢老师微微一笑,轻轻地点了点头。“方剂学的确是一门需要用心去学习和记忆的课程。首先,我们要掌握组成方剂的核心——药物配伍。药物的配伍可以增强或综合药物的作用,这是方剂的关键所在。”

他说着,从桌上取出一本古老的经典方剂书,一页一页地翻开。“在学习方剂学的过程中,我们要理解分析药对配伍、君臣配伍和佐使配伍,明白每味药物的特长,以及如何合理搭配。”

小王认真地点头,开始做笔记。他记录下谢老师手中的方剂图谱,细致地描绘着各种药物之间的奥妙关系。

“其次,要掌握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就是分类整理。” 谢老师继续说道,“学习方剂学需要对信息进行加工和整理,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我们可以以法统方来进行学习,这种方法可以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小王聚精会神地听着,心里明白老师的话语是多么的珍贵。他将这些建议铭记在心,决心要用心去学习,不再轻易放过任何一个药物的特性。

“记住,” 谢老师语重心长地看着小王,“方剂学是需要经验的积累,多动手、多实践。只有亲身经历过,才能更深刻地理解方剂背后的奥妙。”

第1法:法统方的记忆法

小王抬起头,看着谢老师,疑惑地问道:“谢老师,中医里的法统方又是什么意思呢?”

谢老师微笑解释道:“法统方指的是根据中医治法来分类方剂的方法。比如,我们可以按照辨证的方法来记忆解表剂。辨证中的表证又分为风寒、风热和体虚外感表证等不同类型,而对应的解表剂也有所区别。通过记忆麻黄汤、银翘散、败毒散等方剂,我们可以根据风寒表实证、风寒表虚证和外寒内饮证来分别记忆桂枝汤、小青龙汤等方剂。这样的分类整理方法可以使我们的记忆更加有条理,方便掌握和运用。”

小王听得入神,心里暗暗感慨谢老师的教诲深入浅出。他继续记录着这些宝贵的学习方法。

第2法:联系对比记忆法

谢老师看着小王专注的神情,知道他对这些方法产生了兴趣,便继续解释道:“还有一个重要的方法是联系对比。有些方剂在组成、功效和主治上可能存在相似之处,我们可以将它们进行比较,找出共性和个性。而对于不同类别的方剂,我们可以通过联系对比来记忆,寻找异同之处。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方剂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小王思索着,他明白了联系对比的重要性。他意识到在学习中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可以加深记忆的深度和广度。

第3法:传统的歌诀记忆

谢老师见小王积极的态度,决定和他分享一种增强记忆趣味性的方法。他笑着说道:“最后,我要和你分享一种记忆方剂的趣味方法——歌诀记忆。孤立、机械地背诵方剂会花费很多时间,而且效果不佳。但是,如果我们将方剂的组成、功效和主治编写成诗歌形式的歌诀,就可以事半功倍了。”

谢老师举起手,开始教给小王一首方剂歌诀:“小青龙汤最有功,风寒束表饮停胸,辛夏甘草和五味,姜桂麻黄芍药同。”

小王忍不住跟着谢老师念起来,他的声音在书房中回荡。他觉得这首歌诀既妙趣横生,又简洁明了,很容易记忆。

谢老师笑着鼓励道:“很好!这样的歌诀记忆法可以使学习变得有趣,而且能够帮助我们更轻松地记忆方剂。你也可以尝试自编一些趣味歌诀,让记忆更加方便、高效,而且会让你久久难以忘怀。但是,我要告诉你,中医历史上最重要的歌诀《汤头歌诀》!”

附《超级方剂学记忆表格》2023年版

0 阅读:1
评论列表

言身的记事本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