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入门: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

言身的记事本 2024-06-12 18:31:39

汉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更被后世公认是中医辨证论治体系的奠基著作。其中“辨证”一词,首见于《序》中的“平脉辨证”。但“辨证论治”作为一个固定术语是近代的事。于1955年,任应秋在《中医杂志》上发表了《中医的辨证论治体系》一文,以五苓散证治为例,把中医临床证治称为“辨证论治体系”。及后到了1957年,秦伯未在《江苏中医》上发表了《中医的辨证论治概说》一文,到此“辨证论治”基本已成为一个纲领性的口号。

‘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

小王问:“谢老师,什么是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

“而在辨证论治中,我们还要注意‘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的原则。” 谢老师继续解释道。“‘同病异治’即对同一疾病不同阶段出现的不同证型,采用不同的治法。而‘异病同治’则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发展过程中出现性质相同的证型,因而可以采用同样的治疗方法。”

小王连忙做笔记,谢老师又说:“如麻疹病在不同的疾病阶段表现为不同的证,故初期当解表透疹;中期清肺热;后期滋养肺阴胃阴等不同的治法。又如,胃下垂、肾下垂、子宫脱垂、脱肛等不同的病变,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均出现‘中气下陷’的病机,表现为大致相同的证,故皆可用补益中气的方法来治疗。”

“这种针对在疾病发展过程中,识别其不同本质,而用根本的方法去解决的原则,正是辨证论治实质的体现。” 谢老师深深地看着小王,语气庄重。小王专注地听着,每一句话都让他对中医的理论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刮痧疗法

小王又问:“谢老师,我听说刮痧疗法可以用来治疗一些疾病,但不太清楚它的历史。”

谢老师微笑着开始讲解,“刮痧疗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早在《五十二病方》中就有记载。它起初是通过用汤匙蘸水刮擦患儿身体,使 '有血如蝇羽',即出痧,以治疗婴儿抽搐和痉挛的疾病。”

小王睁大了眼睛,“这么早就有了刮痧疗法的记载吗?”

“是的,” 谢老师继续,“到了宋元时期,民间已经广泛使用汤匙、铜钱等蘸油刮背来治疗腹痛等症。这些早期的刮痧疗法都是经验性的,但它们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小王充满好奇,“那么明清时期呢?”

“在明清时期,刮痧疗法更是大为盛行,甚至出现了第一部痧症研究的专著《痧胀玉衡》。” 谢老师解释道,"通过后世医家的不断综合、提高,又广为实践、总结、发展,刮痧疗法从原来粗浅、直观、单一的经验技术,上升到了有系统中医理论指导、有完整手法和工具、适应病种广泛的自然疗法之一。"

《痧胀玉衡书》是清代郭志邃撰的一本温病类中医文献,成书于清康熙十四年(1675)。上卷载痧胀发蒙论、痧胀要语及痧胀脉法;中卷列各痧症症状,并附以治疗验案;下卷列各痧症备用要方。书中详载刮痧之法及放痧十法,所载方药包括汤、丸、丹、散各剂凡五十六方,便用七方及绝痧方,收录治痧药七十余种,可称为痧症全书。

小王眉头微微皱起,“那么,现代刮痧疗法是什么样的呢?”

“现代刮痧疗法在工具和方法上都有了显著的改进。” 谢老师拿起一块光滑的水牛角板,上面有着精美的花纹,“刮痧用具不再是对汤匙、铜钱等各种生活用品的简单借用,而是有了水牛角、玉石等不同材质的专用刮痧板。此外,还有刮痧油、刮痧润肤乳等专用介质。”

小王观察着水牛角板,惊叹不已,“这些工具看起来非常精致,我猜它们能更好地适应不同的病症治疗。”

“确实如此,” 谢老师点头,“现代刮痧疗法在选择工具和操作方法上更加科学,也更加安全有效。它可以用来缓解肌肉疼痛、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免疫系统等等,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砭石和针灸

小王感到自己的知识得到了丰富,他对刮痧疗法充满了兴趣和尊敬,“谢老师,您的解释非常清晰,你一说,我想起了中医的砭石。”

他拿起一根石制的砭石,将它放在手掌上,“在炼铁术发明之前,古人主要依靠石制工具进行医疗保健活动。砭石是现存最早的外治工具,用之敲打、按摩身体,可以起到安神、疏通经络、调理气血的治疗作用。”

小王好奇地看着那块古老的砭石,“这块砭石真的可以用来治病吗?”

谢老师微笑着点点头,“是的,古人相信砭石可以促进气血流通,帮助身体恢复平衡。虽然现代医学发展很快,但有些古老的疗法仍然有着独特的价值。”

接着,谢老师取出一根精致的石针,“后来,古人发明了石针,用来切割皮肤、排脓放血、消除病痛。这些石针是中医古代针灸的一部分。”

小王仔细观察着那根石针,“石针看起来非常锋利,我猜可以用来做很多不同的治疗。”

“没错,” 谢老师继续解释,“骨针是用动物体内呈针状或其他形状的小骨打磨制作而成的针具。再后来,出现了有意而为之的竹针、木制针。这些都是中医古代针灸的工具之一,用来进行外治疗法。”

小王发现自己正在逐渐了解古代针灸的历史,他迫不及待地问道:"那么,后来的发展是怎样的呢?"

“接下来的历史进程中,青铜针成为了一次重要的突破。” 谢老师拿起一根青铜针示范给小王看,”这是一根西周时期的青铜针,出土于陕西扶风齐家村。针体呈三棱形,末端尖锐,可以用来刺病、放血,表明此时针刺工具和针刺疗法都有了很大的进步,放血疗法已经广泛运用。“

“真是令人惊叹的历史,” 小王感叹道。

“是的,针灸疗法的演进历程丰富多彩,反映了中医治疗理念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谢老师说着,将青铜针轻轻放回展示柜。

“那么,现代的针具是什么样的呢?” 小王好奇地问。

“现代临床上所用针具以型号不同的毫针为主,材质为不锈钢,制造较古代更为精巧细致。” 谢老师取出一盒不锈钢毫针,展示给小王看,"这些毫针在针尖非常尖锐,操作更加精细,适合用于各种不同的治疗。"

经络的发现

小王仔细端详着这些毫针,心中对中医的敬意愈发深厚,他又问:“老师,那这些经络是如何发现的呢?”

第一大途径:针灸等刺激后感应传导现象的总结

“首先,” 谢老师开始解释道,“针灸感应是古代医家通过临床实践观察到的一种现象。当他们在患者身上施行针刺或灸法时,患者常常会产生酸、麻、胀、重等主观感觉,我们称之为‘针感’。这些感觉通常沿着一定的路线向远处传导。通过长期观察,医家逐渐认识到这些感觉的传导路径,从而总结出了经络的分布。”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中气穴,则针游于巷。”

第二大途径:腧穴主治功效的总结

小王迅速记录下了这一点,然后饶有兴趣地问道:“那么,腧穴主治又是怎么回事呢?”

“很好,” 谢老师点了点头,继续解释道,“在针灸的临床实践中,医家发现腧穴不仅能治疗局部病证,还能治疗远隔部位的病证。而且,这些主治范围相似的腧穴通常会排列在一条线路上,这为经络的存在提供了佐证。实际上,这些主治范围相似的腧穴就是经络上的穴位。”

小王眉头微微皱起,似乎有了更深的疑问,他继续追问:"那么,气功感应呢?”

第二大途径:中医气功学的实践

“气功感应,也称为导引或行气,” 谢老师回应道,“ 是通过调整呼吸、内守心神、放松肢体等方式进行的。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常常会感受到气在体内有规律地流动的感觉。这种感觉的反复出现有助于我们认识经气的运行方式,从而有助于对经络的理解。”

《灵枢·官能》载:“缓节柔筋而心和调者,可使导引、行气。”在导引、行气过程中,随着呼吸的调整、心神的内守、肢体的舒缓,常常出现“气”在体内有规律地流行的感觉,这种感觉的反复出现,有利于对经气的认识和经络的发现。

战国初期的文物有一玉佩,上刻有文字,名《行气玉佩铭》。铭文中“深则蓄,蓄则伸,伸则下……”就是关于气功行气过程的描述,意思是呼吸深沉使气积蓄(于丹田)会出现气的上下运行。

第四大途径:体表病理现象的总结

小王点了点头,似乎更加明白了。他继续记录下来,然后问道:"体表病理现象是什么意思?"

“体表病理现象是指当人体内某一脏腑发生疾病时,在体表相应部位会出现一些异常的反应,” 谢老师解释道,“比如压痛、结节、皮疹等。这些反应的出现有一定的规律性,并且与经络有密切的联系。通过观察和总结这些现象,古代医家逐渐认识到经络的存在。”

第五大途径:解剖生理知识的启发

最后,小王问道:“解剖生理知识的启发是指通过尸体解剖来认识经络吗?”

“是的,” 谢老师点头道,“古代医家通过解剖尸体,直观地认识到了人体内部的一些结构和脏腑的位置。他们观察到与四肢相连接的管状和条索状结构,也注意到了一些脉内血液流动的现象。这些观察为经络的发现提供了一定的启发。”

《灵枢·经水》记载:“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气之多少……皆有定数。”

0 阅读:50

言身的记事本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