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岁男子为降血糖,不吃主食只吃菜,3个月后,身体变得咋样了?

沈大大科普 2024-04-20 03:33:12

52岁男子为降血糖,不吃主食只吃菜,3个月后,身体变得咋样了?

陈叔今年52岁,五年前他被诊断出患有糖尿病。在医生的建议下,他开始了服用降糖药的日常生活。

然而,陈叔并不满足于此,他热衷于寻找各种降糖的偏方,希望能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健康之路。

一次偶然的机会,陈叔在网上看到了一个视频,视频声称米饭是导致血糖升高的“元凶”,并鼓吹糖尿病患者通过不吃主食、多吃菜来达到降糖效果。

陈叔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从此下定决心,彻底告别了米饭,每天只靠蔬菜和肉类维持生活。这样的饮食坚持了整整三个月,然而,陈叔的身体却开始出现了异常。

他发现自己的视力逐渐模糊,肢体也开始麻木无力。一天晚上,他更是在家中突然晕倒,家人急忙将他送往医院。

经过紧急检查,医生发现陈叔的血糖值已经飙升到了血糖仪能测量的最高点,同时他还出现了贫血、低血压以及低蛋白血症,甚至出现了休克的症状。

医生立即进行了多学科联合救治,经过一周的紧张治疗,陈叔的身体状况才逐渐稳定下来。医生指出,陈叔的病症与他长期不吃主食有着密切的关系。

01

长期不吃主食,对健康是好是坏?

《柳叶刀·公共卫生》杂志曾发表的一项研究成果,为我们揭示了碳水化合物摄入与预期寿命之间的微妙关系。

这项研究通过对1.5万名受访者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得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结论:无论是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少还是过多,都可能对我们的预期寿命产生不利影响。

令人惊讶的是,从50岁开始,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过多竟然会使我们的预期寿命减少1年。更令人震惊的是,如果摄入过少,预期寿命的减少甚至可能高达4年。

这一发现无疑颠覆了许多人对于饮食的传统观念,特别是那些为了追求“健康”或减肥而选择不吃主食的人。

事实上,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可能会带来一系列严重的副作用。首先,它可能增加我们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碳水化合物是我们身体获取能量的主要来源之一,减少摄入可能导致能量供应不足,从而增加心脏和血管的负担。

其次,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还可能导致口臭问题。这是因为碳水化合物是口腔中细菌的主要食物来源,减少摄入可能导致口腔细菌失衡,进而引发口臭。

此外,减少碳水化合物摄入还可能导致营养不良。碳水化合物是身体所需的重要营养素之一,缺乏它可能导致其他营养素的吸收和利用受到影响,从而引发营养不良。

更令人担忧的是,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还可能导致大脑功能退化。大脑需要稳定的能量供应来维持其正常功能,而碳水化合物正是提供这种能量的重要来源。长期缺乏碳水化合物可能导致大脑功能受损,影响我们的认知能力和记忆力。

最后,减少碳水化合物摄入还可能增加生病的频率。这是因为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可能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使我们更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侵袭。

02

糖尿病患者,如何正确吃主食?

主食,作为我们日常饮食中的基础,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既是能量的来源,也是血糖调控的关键。因此,选择合适的主食、掌握正确的食用方法,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至关重要。首先,我们要明确的是,糖尿病患者并非不能吃主食,而是要“会”吃主食。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对主食的种类、摄入量以及烹饪方式进行精细的调控。

一般来说,糖尿病患者应优先选择低升糖指数(GI)的主食,如燕麦、全麦面包、糙米等,这些食物能缓慢升高血糖,避免血糖突然升高。

其次,主食的摄入量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一般来说,主食的摄入量应占每餐总热量的50%-60%,但具体数量还需根据患者的体重、活动量、血糖水平等因素进行个性化调整。此外,烹饪方式的选择也非常重要。糖尿病患者应避免过度烹饪主食,如煮粥时不要煮得太烂,以免食物中的淀粉过度糊化,导致血糖快速升高。同时,烹饪时应尽量减少油脂和盐的使用,保持食物的原汁原味。最后,我想强调的是,糖尿病患者吃主食时应注重食物的多样性。除了主食外,还应摄入足够的蔬菜、水果、蛋白质等食物,以保证营养的均衡。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定时定量进餐、适度运动等,也是控制血糖的重要手段。

2 阅读:954

沈大大科普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