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没有成功“受精”的精子,它们都去哪了?结局真是好笑又心疼

任向前养护说 2024-05-20 06:48:54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未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众所周知,每个受精卵的背后都有一个“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精子,它在数以万计的精子赛跑中拔得头筹,这才拥有与卵细胞结合的机会。

那么,你可能会好奇,既然胜利者只有一个,那些数量庞大的失败者去了哪里?这得先从男性精子的数量说起,相关研究发现,正常男性一次同房产生的精子数量平均在4000万以上,但也不是所有的都能顺利进入女性身体,其中的一部分会出现反流现象,依旧储存在男性身体里。

这种说法早在2005年便得到了证实,研究人员通过临床研究,对精子返流现象进行了长达五年的不断实验统计,发现在接近94%的同房都会有这种现象发生。

而出现此类现象时,男性分泌的精子会有35%因此消失,并不会如大部分精子一样进入女性阴道。另外,女性的阴道也是关卡重重,在进入阴道的精子里,能顺利抵达终点的,少之又少。

不过,大家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精子努力靠近卵细胞,通过什么途径实现的呢?换言之,精子在女性体内是借助哪些“力”实现运动的呢?

精子游动,离不开这三种“力”

精子之所以可以在女性身体游动主要依靠这三方面的支撑:

1,发*射*精子时的动力

射*精是一种反射活动,在进行射*精活动时,射*精中枢系统会激活前列腺和精囊,使其收缩发力,顺利将送到射*精管,再从尿道发射出来。这主要需要男性的射*精功能作用,如果存在射*精功能障碍,精子便没有足够的动力射出体外,影响生育能力。

2,精子自身的运动推动力

精子游动时的动作有所不同,常见的主要是直接朝前游动和靠尾巴摆动,当它发射时,精子鞭毛会通过协调顺序的方式,向身体传达一种信号,激发精子产生能量,继而调节精子的运动频率。

3,子宫的收缩力

女性在同房时,子宫收缩力会加强,对精子的游动帮助很大,有利于精子更快抵达输卵管与卵细胞相遇,提高受孕的概率。

当然,除了未成功进入女性体内的“淘汰兵”,进入女性体内的精子还需要经过“种种考验”,除却唯一一个结合成功的精子,其余的都会死在这几个地方。

没“受精”成功的精子,大部分死在阴道中

当精液射入阴道内后,大量的精子便会借助尾部的力量拼命进入子宫温床,然后再进入输卵管,到达壶腹部准备受精。

临床研究发现,女性体内从阴道到达子宫的赛道长度最长能达12万微米,精子的长度微乎其微,仅有60微米,因此,完成”受精“需要精子长时间待在阴道内游动。

但女性阴道内分泌物含有酸性物质,如乳酸等,这些物质可以改变阴道的PH值,使其保持在3.5-4.5左右。而精子对生存环境十分“挑剔”,大部分只能在PH值为7左右的环境中生存。

因此,阴道是精子进入女性身体的第一道关。当精子进入阴道后,阴道内的酸性分泌物会迅速发起攻势,对部分精子进行围剿杀害,使其大量“酸死”在阴道中。

另外,阴道中存在大量的免疫细胞,这些免疫细胞会将精子作为侵犯者,采取捕获异物的功能,对精子进行吞噬。从而使得一部分精子会死于免疫细胞手中。

最后,阴道的内壁有很多褶皱,且上面附着着许多粘液,精子经过漫长的阴道时,有一部分可能会在崎岖不平的阴道迷失方向,或粘着在阴道壁中,这层粘液屏障很好的阻止了精子进入子宫的同时,还方便酸性分泌物杀死精子。

那么,这些在阴道内死亡精子会面临着怎么样的命运呢?

一般情况下,通过以下三种路径被排出体外:

1.阴道分泌物:阴道内存在一定的分泌物,这些分泌物具备清洁作用,会将已经死亡的精子与其它分泌物排出体外。

2.阴道内自身的清洁机制:当然,阴道内也有自身的清洁机制,可以通过纤毛运动,使死亡精子逐渐移动到阴道口,并最终排出体外。

3.重力作用:站立、走动等活动时,死亡精子受到重力作用,也会随着分泌物流出体外。

穿过阴道,度过子宫腔,没“受精”成功的精子,还有一部分死于“屏障”

输卵管是输送卵细胞进入子宫的管道,主要由质部、峡部、壶腹部、漏斗部四部分组成,其中壶腹部是精子和卵细胞结合之处,所以,输卵管可以说是精子的目的地之一。

而输卵管的第二部分峡部含有一定量的钾离子,可以起到抑制和刺激丙酮酸盐的合成的作用,继而对精子的活动力起到减弱效果;另外,输卵管液作为精子运送的载体,也会对精子进行阻碍,设立“输卵管屏障”。

当大量精子进入阴道后经过子宫到达输卵管,许多成员会被阻留在输卵管峡部的近端并在此获能,发生顶体反应,等待排卵和受精机会,而在他们之中,仅有一小部分可以被运送到输卵管伞部,其他的则因为输卵管的精子饱和而被阻挡在外。

“受精”过程要求其实有很多,如果精子抵达输卵管时,并未到排卵期,精子便会在体内一点点耗尽体力而亡,死亡后的精子可能被吸收也可能被运送到宫腔排出体外,再经由阴道的排除路径,将死亡的精子排出体外。

没“受精”成功的精子,一部分死于卵细胞的阻拦

女性的卵细胞大多是由卵巢分泌而成,卵细胞是人体最大的细胞,她的直径在一毫米左右,是由卵核、卵细胞质、卵细胞膜、透明袋以及放射冠组成,当最终抵达卵细胞附近的精子想要进入卵细胞时,还会遭到最后一道重击——卵细胞外壳阻隔。

经历过上面重重障碍的精子,才会到达了输卵管壶腹部,不过此时精子的数量会大幅度降低,活力也因之前的屏障而大量消耗。只有第一位精子才有机会穿透卵母细胞的透明带,当精原核的染色体与卵原核融合在一起后,卵细胞则会启动自我保护装置,将自己的“外壳紧紧关闭,阻碍企图进入的精子。

因此,其余的精子便会被卵细胞阻隔在外,慢慢耗尽活力,死在输卵管内,随后,通过身体的代谢,被吸收或者排出体外。

总之,那些没受精成功的精子都面临着死亡的风险,受精成功的精子则凭借强健的体魄赢得比赛的胜利,顺利“受精”成功。

不过,除了这些阻拦之外,其实,精子的质量和数量也是是否成功受精的一大影响因素,很多弱精症患者,可能都面临着不育的问题。

注意:手机不离手,可能会导致精子数量、浓度下降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生活方式对精子数量和质量的影响很大,例如经由科学证实的不良生活方式,如抽烟、喝酒、熬夜,而近几年,还有关于手机辐射对精子质量影响的说法。

2023年,以色列学者在《人类生殖更新》期刊上发飙了一项研究,这项研究通过分析过去46年全球男性精子数量下降的原因,以及不良生活方式的影响,得出结论:

男性精子数量与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有密切关系,并且手机的使用可能对男性生殖功能产生危害。

为证实该猜想,瑞士日内瓦大学的研究人员对2886名18-22岁的青年男性参与者,进行了手机使用频率和放置位置的统计,对应分析其精液的质量,发现每日超过20次使用手机的男性,比每日使用一次或一次以下的男性,精子的浓度降低21%,精子总数降低22%,使用手机的次数与精子浓度和数量呈负相关。

另外,研究人员还发现,精子的活力和形态与手机的使用频率、放置位置无关。

至于手机使用对男性生殖系统产生不利影响的机制,他们猜想由于手机射频电磁场引起机体局部组织加热,其中,当睾丸温度升高时,可能会阻碍精子产生,导致精子数量降低;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手机的射频电磁场会影响性腺轴,改变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内分泌调节轴,进而促进性腺激素的分泌,间接影响精液质量。

不过,该项研究的研究性质属于观察性,并不能证实手机的使用的确会降低精子数量,还需要对手机射频电磁场影响男性生殖系统展开临床研究,证实此结论的因果关系。

好了,本篇文章就讲到这里了,我们一起来回顾下几个关键性问题:

问题1、没成功受精的精子都去了哪里?

答复:体外死亡;死在阴道/子宫腔/输卵管内,然后被排出体外。

问题2、精子运动依靠什么?

答复:发*射*精子时的动力、精子自身的运动推动力以及子宫收缩力。

问题3、玩手机会不会导致精子质量下降?

答复:目前尚没有确切证据能够证明两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参考文献:

1.张蔚,李建远,谷翊群等.人类受精相关精子功能蛋白质研究进展[J].生殖医学杂志,2015,24(12):1051-1055.

2.新研究发现,手机不离手,或导致精子数量、浓度下降.医诺维. 2023-11-03.

3.Nat Commun:没有卵细胞受精,精子也能产后代.2016-09-18.

0 阅读:2

任向前养护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