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动就出汗的人和不爱出汗的人,谁健康一些?经常出汗暗示了什么

任向前养护说 2024-05-21 10:31:58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未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哇,你出汗好多,我听人家出汗多是排毒的,对身体好,真羡慕你。”

25岁的小刘感觉最近一段时间身体很乏,感觉自己需要锻炼,就办了小区门口的健身卡,最近大半个月,每天坚持打卡。有认识的邻居看到小刘也在健身房,偶尔也会聊上几句。

昨天,小刘健身结束,就看到邻居刚到健身房,邻居看到小刘大汗淋漓,竟说非常羡慕他。原来,小刘的邻居是属于那种非常不容易出汗的人,即使在进行高强度的健身后,也只是微微出汗,跟小刘这样大汗淋漓的样子比起来,根本不值一提。

而邻居之前偶然听人说起,经常出汗的人可以促进身体排毒,对身体健康有益,所以才说羡慕小刘出汗多。可是,出汗多真的是身体在排毒吗?

流汗多的人,真比不易出汗的人更健康?

出汗多少竟成健康新标尺?一动就出汗的人和不爱出汗的人,谁更健康?

进入炎炎夏日,我们常常看到一些人稍微动一动就是汗流浃背,而还有一些人却像是“汗腺失灵”,即使在高温的环境下也很少冒汗。

那么,出汗的多少究竟与健康有什么联系呢?这两类人相比,究竟谁的身体更好呢?

首先,我们要明确的是出汗属于人体自然的生理现象,其目的是为了调节体温、维持内环境的稳定等。所以,适量的流汗是对身体健康有益的。

那么,很多人就会问了,既然出汗的作用一样,为什么人体出汗的程度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呢?

其实,一动就出汗的人可能是因为他们身体对环境温度变化和体力活动非常敏感,进而使得汗腺(皮肤中的特殊腺体)活跃。这种情况多与个体的新陈代谢、遗传以及身体适应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

另一方面,那些不易出汗人的体温调节机制可能相对稳定,又或者是汗腺活性和基础代谢率较低。上面我们就提到过,出汗是帮助进行体温调节,可是如果一个人在高温环境下,或进行剧烈的活动后,仍然很少出汗,这就可能说明体温调节能力非常弱,要警惕中暑风险。

那么,这二者相比究竟谁更健康呢?

事实上,这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答案,因为每个人的体质和综合的健康状况都是有所不同的,出汗的多少只是其中的一方面,临床中是无法根据出汗的多少来判断一个人的健康状况的。

但是,这里也要提醒大家:

如果你日常流汗情况都是正常的,而在一段时间突然出现了夜间异常冒汗的情况,这时候千万要警惕,不要被所谓的“流汗排毒”的说法误导,还是要及时到医院检查,明确原因。

夜间出汗不止,或是这些疾病作祟!医生提醒:别再被“排毒”观念误导

在很多人的刻板印象中,流汗等同于排毒,但事实上出汗并不是排毒的主要途径。反而,夜间异常冒汗可能是一些疾病出现的预警信号。

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夜间冒汗需要排查需要排查哪些疾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状腺功能亢进又被称为甲亢,属于一种由甲状腺激素分泌异常,所导致的慢性内分泌性疾病。甲状腺激素在调节体温方面,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

进而,当甲状腺激素分泌增高,出现甲亢时,会促进人体细胞内的氧化反应,加速能量消耗,进而使体温升高。而机体为了维持体温的平衡,就会通过流汗的方式,排出体内热量。

同时,夜间人体交感神经系统活动减弱,身体使处于休息的状态。

可是,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增多会刺激血管扩张和汗腺分泌增多,使得交感神经系统保持较高的活性,增加了夜间出汗的可能。

低血糖

所谓“血糖”就是指挥我们血液中的葡萄糖,其使人体主要的功能物质,在维持生命活动和身体功能正常工作的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正常情况下,血糖水平会受到胰岛素等相应激素的严格“监视”,当其血糖降低到一定的状态时,机体就会启动一系列的生理反应,试图“补救”血糖水平。

其中,就会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当交感神经系统兴奋后,就会增加加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等儿茶酚胺类激素的释放,这些激素会刺促进肌糖原的分解,间接补充血糖。

但是,肾上腺素还有一个作用,就是刺激汗腺分泌。所以,如果在夜间出现异常冒汗、头晕、乏力等情况时,需要警惕低血糖的发生。

感染

当身体受到细菌、病毒等病原体的侵袭时,免疫系统会启动身体多种防御机制,来对抗感染。其实,发热提高体温,就是常见的抑制病原体生长和繁殖的方式之一。

如果已经确诊炎症的发生,又加上夜间频发出汗的情况,就要咨询专业医生的建议,是否需要进一步调整治疗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夜间冒汗虽然可能提示以上情况的出现,但也并非绝对的,我们只要在察觉出现异常情况后,及时就诊即可。

话说回来,每年进入夏季,我们常常看到运动出汗,导致中暑和热射病情况的发生,那么在夏季运动时,注意哪些可以预防中暑等情况的发生呢?

夏天运动出汗,如何避免中暑和热射病?

夏季气温高、湿度大,身体散热困难,非常容易导致中暑和热射病情况的发生。其实,如果想要避免这些情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合理安排运动时间

夏季,建议大家尽可能将户外运动的时间放在清晨、傍晚这种气温相对较低的时间段,避开中午、下午等高温时间,这样可以减少体内水分的流失,避免高温对身体造成的负面影响。

2、保持充足水分补充

运动前后的时间要尽可能的补充水分,避免饮用含有酒精或者咖啡因的饮品,避免进一步促进体内水分的流失。尤其是运动时间过长或在高温环境下运动时,可以考虑补充含有电解质的运动饮料,帮助补充因出汗而流失的盐分和矿物质等。

3、选择透气的衣物

轻薄、透气的运动服可帮助热量的散发,一般建议选择纯棉材质或运动面料。尽量避开颜色较深的服装,以免在阳光下吸收更多更多的热量,进一步增加中暑的可能。

4、监测身体情况

在运动中、后时间段,要密切监测心跳、呼吸、意识等身体信号变化,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第一时间拨打120急救电话或向周围的人寻求帮助。必要情况下,运动前可以准备冷敷包、毛巾等,这样可以在紧急情况下及进行降温处理。

总结:

简而言之,出汗与否不能作为评判个人健康状况的单独因素,受到个人素质、环境等影响,出汗情况也有一定的差异,我们要理性对待。如果在一段时间内,察觉有异常的流汗情况,还是建议到医院继续专业的评估,明确潜在健康问题。

文献来源:

[1]《夏天汗出越多越好吗?》,廖艳;梁垚,2023-07-01

[2]《别天真了,头颈爱出汗,可不是在排毒》,李昌荣;傅晓东,2024-04-06

6 阅读:1060

任向前养护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